|
论反合及其语言踪迹
钱冠连
2013 (01):
6-13.
摘要
(
324 )
PDF(1135KB)
(
47
)
本文的第一个部分工作在于,面对同样一个对象——思维或事物的变化和运动规律,以往的哲人与思想家各有术语或表达式加以概括,其中五种是:老子之道用“冲气以为和”概之,黑格尔以“辩证法”(“正-反-合题”)括之,辩证唯物主义(“事物发展三原理”)示之,冯友兰用“仇必和(而解)”晓之,钱钟书示以“违者谐而反者合”。由此,本文将尝试增加一个新的术语来概括,即“反合”(the opposite-accord)。本文讨论之后指出,上述六者在实质内容上有重要的相通之处,但不能认定它们是同一的! 反合论尝试回答的问题是:老子“正反合”①逻辑辩证如何相通于佛家与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新增术语“反合”与其他五者如何联通?方法论上,语言哲学之为语言哲学,为何特别注视词语的处理?“反合”这一术语有什么方便之处?“术语索引之力”(本文提出)为何是一个术语或表达式是否胜任概括某个范畴(或概念或思想)的重要检测标准?“反合”这一术语有什么独特的涵义(sense)? 就本文的第二个工作,反合论果然索引出自然语言中几个反合式语迹,回答了如下几个问题:(1)作为自然语言中一个根本的反合现象,拼音为何是现在这个方式?(2)怎样重新解释奇怪的汉语两端字和外语两端词?(3)有趣的反合式字组与词组为何是那样构造的?(4)怎么会出现(汉)两个并列的半句(这样的表达式)? 本文的结论之一,“反合”这个新增的术语,与其他五个术语和表达式一样,能概括与说明思维与事物的一体两面的既相反、相克而又相合、相谐的变化和运动规律。它与其他五者联通,相互补充与映照。它具有一些方便之处,具有术语索引之力,但它有独特的涵义,故不可被其他五个术语或表达式取代。其涵义是:(1)思维与事物的一体两面的相反相成;(2)一个思维过程、一物、一事件的内部矛盾与对立着两面的转换;(3)突出反也守住了合,即“相反状的合”,合字是核心词。反与合,缺一不可。另外,“反”与“合”的生成是自然的,起之于思维与事物变化和运动自身,不是人为从外部强加的。缺了“合”的反,肯定不是事物自身的变化和运动,是没完没了的乱,是持续的无序;缺了“反”的合,就不是思维与事物的自身的变化和运动。反合才是稳妥的合。“反合”这一术语是讨论哲学问题的一个方便的语言框架。 一次成功(如果成功)的新的术语的产生,不啻为一次新的思想洗礼。即使“反合”这个术语不能被立即接受,本文的论证过程本身也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与碰撞,因为论证本身有助于理解语言哲学何以是语言哲学,体现“哲学从谈论对象到谈论词语的转变”,因而本文特别重视处理词语、理清意义及梳理概念。总之,在思维训练上与方法论上,本文具有一定的意义。 结论之二包括三个方面: (1) 从实践上验证“反合”,它果然具有术语索引之力,能够索引出几个自然语言的“反合式语迹”:音声相和、汉语两端字与外语两端词、反合式字组与词组(即反正结合字组-反正柔和字组以及反正结合词组),最后,(汉)两个并列的半句。 (2) 而且,所发现的反合式语迹可以解释人的存在方式、思维与世界。首先,在一个思维过程、一物与一事件中普遍存在的反合现象,在语言上也有生动的观照。其次,几个反合式语迹的构造方式,恰好就是我们人类自己存在的方式的某些方面。最后,词语本身就是关系,而这种关系总是(在词语中)保持着物。 (3) 就算反合论新的概括不能立即被人接受,用它指导发现了几个反合式语迹,这对自然语言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