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17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17-05-28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大家治学
    当下翻译研究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许钧
    2017 (03):  1-5.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7.03.001
    摘要 ( 599 )   PDF(1115KB) ( 200 )  
    在新的历史时期,翻译活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学界予以了充分关注。针对当下翻译研究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本文就翻译的本质、翻译的价值、翻译的伦理原则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等四个方面问题展开思考,提出翻译研究应该对翻译的本质特征有深刻的把握,建立翻译历史观与翻译价值观,同时应该积极回应重大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星空堂
    办外语专业,我们的参照系在哪里?
    郭英剑
    2017 (03):  6-7. 
    摘要 ( 183 )   PDF(435KB) ( 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稿
    有机教育与语言科研
    王寅
    2017 (03):  8-13.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7.03.002
    摘要 ( 397 )   PDF(1461KB) ( 90 )  
    世界著名建设性后现代哲学家怀特海首倡过程哲学(又叫有机哲学),强调社会、人类、宇宙中实体之间存在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有机联系;他还提出“创新和智慧教育”的思想。我国著名的后现代哲学家王治河基于怀特海的哲学理论大力倡导建设性后现代的“有机教育”,这也完全适用于语言学界的科研。本文基于此提倡语言科研中的“团队观、整体观、横纵观”,意在强调此过程中的“团队合作、知识体系、横纵结合”等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山大学外国语言文学论坛
    主持人语:后现代之后的语言文学反思
    王东风
    2017 (03):  14-14. 
    摘要 ( 219 )   PDF(266KB) ( 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后现代知识批判的悖论:谈谈系统知识与思辨之关系
    曲卫国, 陈流芳
    2017 (03):  15-19.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7.03.003
    摘要 ( 373 )   PDF(1028KB) ( 135 )  
    本文通过讨论后现代对系统知识的批判来探究系统知识与思辨的关系,希望以此推动外语教学的改革。外语教学长期以来缺乏对系统知识作用的认识,知识被等同于信息,知识的传授变成了碎片化的信息传递。没有系统知识,思辨就会失去合适的认知框架和基本程序的支撑,也无法实现在跨语际语境下的知识互文对接。这些是造成外语学生思辨能力相对低下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系统知识与思辨之关系。鉴于后现代主义思潮颠覆了几千年对系统知识的认识,破解了系统知识的神话,了解后现代的相关理论对我们理解系统知识在思辨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后现代批判所隐含的悖论对如何在外语教学中更好地处理系统知识和思辨之关系也有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译伦理与译者的语言服务意识
    蒋骁华
    2017 (03):  20-23.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7.03.004
    摘要 ( 504 )   PDF(861KB) ( 162 )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翻译伦理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学者及其著作有Pym(1997, 2000, 2001, 2012)、Chesterman(1997, 2001)、Venuti(1998, 2013)、Arrojo (1997, 2005)。其中Chesterman(2001)的翻译伦理观概括性最强,影响最大。本文以Chesterman(2001)为理论基础,结合翻译实例,探讨翻译伦理与译者的语言服务意识之间的关系,认为在翻译形态(如,众包翻译、机器翻译等)不断演进,市场、赞助人等因素深刻影响翻译的今天,译者亟须提高对客户和受众的翻译语言服务意识;但同时不能忘记对原文的“忠诚”,不能滑向“为目的不择手段”的激进功能主义的服务伦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争论与说服——《纽约时报》社论“可辩驳”立场的话语模式
    齐曦
    2017 (03):  24-2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7.03.005
    摘要 ( 411 )   PDF(873KB) ( 103 )  
    基于Strauss关于观点表述中的文化立场模式,论文对《纽约时报》中国主题的社论进行了话语分析。分析发现,社论以“可辩驳”立场的显性或隐性的话语模式对焦点问题进行陈述,争论并试图说服读者。论文表明,对话语模式的辨析能帮助读者更清晰地洞察社论发出的声音及其实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汉德韵律系统中超音段主要特征的对比分析
    李享
    2017 (03):  29-35.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7.03.006
    摘要 ( 599 )   PDF(2520KB) ( 202 )  
    德语韵律系统中有两个重要的超音段特征——语调和重音。这两个特征的相互作用使德语在自然语流中显现出的节奏特点与汉语的差别很大。此文以汉德两种语言在韵律系统中最迥异的特点为对象,即分别从声调和语调、音节节拍和重音节拍两个角度,以具体的例子说明汉语和德语在超音段层面上主要的特征差异。通过对比分析,说明在德语作为第二外语的语音教学中,教师应该从语音学和音位学的角度认识汉语和德语各自的超音段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才能让学生全面了解目的语的发音特点,有意识地提高对陌生语调的敏感度,并让他们更有效地利用德语母语者的视听材料进行模仿跟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处于语义语用交界的中法祝愿行为比较研究
    夏笑笑
    2017 (03):  36-41.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7.03.007
    摘要 ( 292 )   PDF(3264KB) ( 109 )  
    本文将言语行为语义层面的分析和语用方面的实现结合起来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祝愿行为为例,分析其在汉语及法语中的语义表征及对其的潜在回答,并借助汉语及法语语篇补全测试观察祝愿回答语的语用策略。受试人群为:汉语本国语者、法语本国语者、中国法语学习者、法国汉语学习者,共120人。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组别间祝愿回答语策略存在差异。最终把语义及语用分析相结合比较,可以看出某一言语行为可以立足于语义和语用的交叉点来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远居内陆……却听到强大的水声”——华兹华斯《序曲》第1卷的意义与影响
    朱玉
    2017 (03):  42-47.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7.03.008
    摘要 ( 2144 )   PDF(1911KB) ( 390 )  
    华兹华斯的《序曲,或一位诗人心灵的成长》第一卷在整部长诗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包含了全诗大部分的经典片段,是把握全诗思想的基础。笔者从第一卷的创作背景出发,探讨了这些片段共有的结构和主题,特别是贯穿其中的倾听活动,论述了倾听活动在诗人心灵成长过程中的意义。文末谈到当代诗人希尼和博纳富瓦对《序曲》第1卷的解读,简要讨论了倾听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搜神记》与日本记纪神话类话考
    刘文星
    2017 (03):  48-52.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7.03.009
    摘要 ( 581 )   PDF(1859KB) ( 175 )  
    中国文化以典籍经卷为载体东传日本,极大地影响了日本古代文学的发生和发展。本文通过比较《搜神记》与日本《古事记》及《日本书纪》中的神话传说,整理出四组类话,考察其文本在内容、结构以及习俗上众多的相似相通之处,揭示日本神话中的中国因素,论述中国古代小说和中国思想不仅在用词遣句上,而且在情节内容方面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日本神话的形成。中国叙事结构的模式方法被日本所接纳,典故的内容不断地被日本化,成为日本古代文学创作时借鉴的母题和素材。这种改造外来故事的动作是隐晦的,以利于故事本身为日本统治阶级及民众所接受,创造了出新的故事范式。然而这些叙事一方面体现出日本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存留了中国的印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语教学研究
    活动理论视角下的学术英语写作“四位一体”教学范式
    滕延江
    2017 (03):  53-5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7.03.010
    摘要 ( 384 )   PDF(1973KB) ( 122 )  
    基于活动理论视角的中介工具学习观来审视学术英语写作过程,认为活动理论可以更为动态地解释学术英语写作过程中的要素配置及其互动关系,满足“语言+学科”的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术英语写作“四位一体”的教学范式。同时,结合实例,讨论了该写作范式的实践可行性,认为该范式可以提升对写作教学要素配置的认知,为高校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跨文化接触和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行为的内在结构分析
    徐智鑫
    2017 (03):  59-64.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7.03.011
    摘要 ( 344 )   PDF(2452KB) ( 131 )  
    本文调查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接触与动机学习行为之间的结构关系。通过对223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模型进行了分析。拟合优度标准显示结构模型的信度可以接受。研究发现模型中的各变量对动机学习行为具有显著影响:(1)直接接触对动机学习行为的影响最大,依次为学习态度和接触的重要性认知;和(2)间接接触和工具性通过学习态度对动机学习行为产生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能为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并对引导学生利用跨文化接触来提高英语学习动机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学习者英语进行体的习得
    陈晓湘, 江桥, 曾晓燕
    2017 (03):  65-73.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7.03.012
    摘要 ( 323 )   PDF(1302KB) ( 106 )  
    英语时体习得历来是语言习得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探讨中国学习者对英语进行体标记-ing习得的情况, 具体研究情状体对进行体习得的影响,检验情状体假设和原型假设。语料选自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的两个子语料库即ST5(低年级学习者)和ST6(高年级学习者)。语法测试的受试为湖南大学学生,低年级与高年级英语专业学习者各30人。数据结果借助SPSS 19.0软件分析,研究发现:(1)英语进行体的产出跟情状体联系紧密。语料库研究结果发现:对于英语专业低年级与高年级学生,情状体类型在语料库中的频率呈现明显的层级结构:活动动词>完结动词>达成动词>状态动词,这与情状体假设的预测相符。(2)通过分析语法测试结果得知情状体同样影响中国学习者对英语进行体的理解。英语专业低年级组跟高年级组对进行体的意义接受度都有显著的层级结构:活动动词>达成动词>状态动词。同样也支持情状体假说。特定状语也影响学习者对于进行体意义的理解。高年级学习者的语法测试结果完全符合原型假设的预测:进行意义> 惯常意义 / 将来意义>状态进行意义。但低年级组的接受度层级为:进行意义>将来意义> 惯常意义 / 状态进行意义,这与原型假设的预测有偏差。(3)英语水平对进行体习得有影响,但不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资源开发的教师学习研究
    张艳
    2017 (03):  74-79.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7.03.013
    摘要 ( 265 )   PDF(1799KB) ( 456 )  
    以两位大学英语教师为案例,研究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资源开发对教师学习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资源开发为教师学习提供了动力和方向;基于该过程的教师学习促进了教师知识的多元化增长,促进了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形成。这种学习具有问题驱动性、实践反思性、过程互动性和内容多元性特点,其结果积极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实践,使教师明确了自己的教学研究和科研方向,实现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写作语料库的设计、构建与前景
    张乐, 刘芹
    2017 (03):  80-83.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7.03.014
    摘要 ( 402 )   PDF(2038KB) ( 143 )  
    本文报道中国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写作语料库(CSEMWEC)的设计、构建和应用。CSEMWEC的学习者因素包括语料来源、英语学习年限、受教育程度和所学专业;任务因素包括文本类型、写作时限和工具书的使用。该语料库由通用英语、职场英语、学术英语等三个子库构成,库容规模达325.6万词;其主要用途为理工科大学生写作能力标准制定、自主学习平台搭建、中介语短语特征研究、中介语历时研究、翻译研究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境因素对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崔艳秋, 黄小蓉
    2017 (03):  84-89.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7.03.015
    摘要 ( 329 )   PDF(1354KB) ( 165 )  
    英语口语一直是多数学生们难以突破的瓶颈,这固然与当前的应试性教学方法有关,同时也与中国学生畏错、害羞的心理因素有关。本研究针对广东省某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口语能力作SPSS统计分析,考察语境因素对其口语能力的影响,尤其对于写作能力好而口语能力差的学生追踪分析其心理因素、交际模式、自主学习模式、口语学习动机等,从而提出改善口语课堂效果及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是否存在本质差异?——以双宾句习得为例
    方少华, 常辉
    2017 (03):  90-95.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7.03.016
    摘要 ( 436 )   PDF(1015KB) ( 118 )  
    本文通过梳理有关双宾句儿童母语习得和成人二语习得研究,旨在探讨儿童母语习得和成人二语习得是否存在本质差异,以验证“本质差异假说”。以往研究表明,不管是儿童母语习得还是成人二语习得过程中,都存在双宾句结构泛化和双宾句优先现象;但由于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双宾句儿童母语习得和成人二语习得在诸多方面表现出差异,但这些差异并非质的差异。因此,就双宾句习得而言,儿童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不存在本质差异,不支持“本质差异假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同伴反馈对英语学习者语用习得的作用研究
    魏冉
    2017 (03):  96-102.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7.03.017
    摘要 ( 367 )   PDF(1262KB) ( 6356 )  
    本文以102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被试,采用“前测—后测—延迟后测”的实验设计,考察两种反馈类型(同伴提示反馈、同伴重铸)对学习者语用请求习得(理解性习得、产出性习得)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两种同伴反馈都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语用水平,其中二者对理解性语用习得的作用相当,对产出性语用习得,同伴提示反馈的作用效果优于同伴重铸。在反馈效应的持续性方面,两种同伴反馈对理解性语用习得的长期效果均良好,与同伴提示反馈相比,同伴重铸对产出性语用习得的长期效果没有得到保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英语不及物动词习得与加工研究综述
    朱秀杰, 王同顺
    2017 (03):  103-106.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7.03.018
    摘要 ( 292 )   PDF(720KB) ( 103 )  
    英语不及物动词的习得和加工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英语不及物动词过度被动的影响因素、英语不及物动词词汇语义特征的习得以及英语不及物动词的在线加工是先前研究的主要内容。但语用因素对英语不及物动词习得和加工的影响以及母语迁移的影响却鲜有研究。同时,Sorace (2000,2001)提出的“不及物动词层级分类”(Split Intransitivity Hierarchy)理论是否适合描述中国学习者对英语不及物动词的习得和加工,尚需充分的实证研究和验证。本文认为深入探究二语学习者对英语不及物动词的在线加工以及验证“接口假说”(Interface Hypothesis)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