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2022年全球卒中数据报告解读
    唐春花, 郭露, 李琼, 张莉莉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 22 (03): 238-246.   DOI: 10.16150/j.1671-2870.2023.03.06
    摘要4873)   HTML217)    PDF(pc) (2270KB)(4180)    收藏

    2022年,世界卒中组织在旗下《国际卒中杂志》上发表了2项最新全球卒中统计报告,更新了全球的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布,分析了性别和地理差异,并提供了卒中归因危险因素最新数据。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卒中仍然是世界上第二大死亡原因,也是第三大残疾合并死亡原因,从1990年至2019年,卒中的疾病负担(按绝对病例数计算)大幅增加,目前全球卒中负担以较大比例分布于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且70岁以下人群卒中患病率和发病率显著增加。全球卒中的五大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收缩压、高体重指数、高空腹血糖、大气颗粒物污染和吸烟。中国卒中防治正面临巨大挑战,卒中已成为中国成人致死、致残的第一位病因,也是中国伤残调整生命年的首位原因。中国卒中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在地理上存在“北高南低、中部突出”趋势;农村地区患病率高于城市;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低于发达国家;缺血性卒中的疾病负担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出血性卒中则趋于下降;卒中防治知晓率低。综上,积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卒中分级防控体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中国血友病诊治报告2023
    薛峰, 戴菁, 陈丽霞, 刘葳, 张厚强, 吴润晖, 孙竞, 张心声, 吴竞生, 赵永强, 王学锋, 杨仁池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 22 (02): 89-115.   DOI: 10.16150/j.1671-2870.2023.02.001
    摘要2836)   HTML80)    PDF(pc) (1494KB)(2645)    收藏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罕见病的防治。作为罕见病的代表疾病之一,我国的血友病防治取得了较大进步。1986年至1989年,全国血友病研究协作组按统一的方法及标准开展了我国的血友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血友病患病率为2.73/10万人口,国内各地区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4年,荟萃分析显示我国的血友病患病率为2.8/10万。2018年,基于天津城市人口的数据,推算天津当地的血友病患病率为3.09/10万。随着血友病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要求申请血友病综合管理中心和诊疗中心的医院必须能独立开展血友病诊断相关筛查试验和确诊试验。血友病诊断中,对于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我国多数实验室通常采用基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检测的一期法(凝固法)。但需注意,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血友病需采用2种以上的活性检测方法。我国患者F8基因的各突变类型与国际数据报道类似;我国患者F9基因突变以单个碱基点突变为主,未发现突变热点。截至2023年6月,我国共有261家中心通过全国血友病登记系统,登记包括血友病在内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共计4万余例。我国的血友病治疗史经过不充分按需治疗、小剂量预防治疗探索等,目前已经往更高疗效的较高剂量预防及个体化预防治疗迈进。本报告基于登记数据及文献,全面总结我国血友病领域临床研究以及医疗保障方面的进展,分析不足之处,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血友病诊疗水平指明方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
    王刚, 齐金蕾, 刘馨雅, 任汝静, 林绍慧, 胡以松, 李海霞, 谢心怡, 王金涛, 李建平, 朱怡康, 高梦伊, 杨竣杰, 王怡然, 井玉荣, 耿介立, 支楠, 曹雯炜, 徐群, 余小萍, 朱圆, 周滢, 王琳, 高超, 李彬寅, 陈生弟, 袁芳, 窦荣花, 刘晓云, 李雪娜, 尹雅芙, 常燕, 徐刚, 辛佳蔚, 钟燕婷, 李春波, 王颖, 周脉耕, 陈晓春, 代表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编写组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 23 (03): 219-256.   DOI: 10.16150/j.1671-2870.2024.03.001
    摘要2751)   HTML157)    PDF(pc) (3339KB)(1774)    收藏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人口结构的显著变化,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老年性疾病问题愈发受到关注,尤其是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为代表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挑战。近年来,中国的AD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对患者家庭、社会乃至整个医疗保健系统构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为了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响应国家“健康中国行动”的号召,推动医疗模式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维护转变,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牵头,组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福建医科大学等多家权威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编撰了《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该报告在2021、2022、2023年系列版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了中国AD的流行病学数据,深入分析了疾病经济负担的最新情况,并全面评估了我国AD诊疗服务的现状和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的发布,不仅体现了我国在AD研究和防控方面的进步和努力,也彰显了全社会对老年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本报告将为AD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和有力的数据支持,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针对性的卫生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专业依据,同时也为促进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期待通过这份报告的传播和应用,不仅能为专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公众对AD的认识,促进社会各界共同推动我国老年健康事业的发展,为实现“健康老龄化”而持续赋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关注保留比率的肺功能减损(PRISm)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型
    孙娴雯, 李庆云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 22 (03): 234-237.   DOI: 10.16150/j.1671-2870.2023.03.05
    摘要2200)   HTML14)    PDF(pc) (904KB)(600)    收藏

    2023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2023版GOLD)首次提出了“保留比率的肺功能受减损(preserved ratio impaired spirometry,PRISm)”的概念,即受检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percentage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 to forced vital capacity, FEV1/FVC)≥0.7(即一秒率正常),但患者存在肺通气功能减损,表现为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80%和(或)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80%。PRISm与COPD并发症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的增加显著相关。GOLD认为,此类人群是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高危人群,其中尤其需要关注以FVC下降为主的PRISm人群。2023版GOLD指出,即使患者未能符合COPD诊断标准,但由于其临床症状、肺功能减损和(或)支气管肺泡结构异常,应将PRISm患者视作COPD患者,进行PRISm早期筛查、规范化的治疗和管理。未来我国亟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长期随访的相关队列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2023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多发性骨髓瘤指南》(第2版)更新解读
    陶怡, 糜坚青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 22 (02): 121-126.   DOI: 10.16150/j.1671-2870.2023.02.003
    摘要1769)   HTML66)    PDF(pc) (1042KB)(3656)    收藏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血液系统第二大恶性肿瘤。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MM患者的生存得到了明显改善,中位生存时间达7~10年,但高危MM患者的生存期仍不足3年,延长高危MM患者生存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最新发布了2023年第2版《多发性骨髓瘤指南》(以下简称2023.v2版指南)。该指南与2022年第5版比较,在诊断方面的更新主要体现在以表格形式对高危MM作了详细描述,既包括含有1q21获得/扩增的细胞遗传学高危因素,又包括如髓外病变、肾功能衰竭、虚弱等临床高危因素。在治疗方面,2023.v2版指南更新仍强调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新药时代的重要性,并认为判断患者是否适合移植,需根据初始治疗后患者的情况作动态调整。2023.v2版指南在MM初始诱导治疗中将新一代蛋白酶体抑制剂卡非佐米推荐升级,在维持治疗中将CD38单抗推荐升级;复发后的治疗选择也将这些新药和新一代免疫调节剂泊马度胺的组合列为首选方案。对高危MM的诊断技术和指南更新推荐的新药,目前在我国临床均已有应用,极大提高了临床医师对“临床治愈”MM的信心。全面解读2023.v2版指南更新,有望提升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进一步改善我国MM患者群体,尤其是高危MM患者的预后。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1990年至2020年间全球及我国肺癌的发病流行趋势及防控措施
    王泽洲, 郑莹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 22 (01): 1-7.   DOI: 10.16150/j.1671-2870.2023.01.001
    摘要1466)   HTML43)    PDF(pc) (946KB)(1846)    收藏

    1990年至2020年间,全球肺癌新发病例数不断增长,其间发病率保持稳定,但全球肺癌发病呈现性别、地区、年龄、组织学类型分布变化趋势。男、女发病率数据差异不断缩小,男性世界人口年龄标化发病率(世标发病率)下降12.5%,女性世标发病率上升22.3%。1998年至2012年,肺癌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男性肺癌世标发病率均有下降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分别为-1.6%、-0.6%和-2.5%;而女性肺癌发病率,除了北美洲表现出下降趋势,其他地区则呈现出上升趋势。1998年至2012年,全球各地区的肺癌平均发病年龄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亚洲男性的肺癌平均发病年龄增幅最大,从1998年的67.21岁增加到2012年的69.14岁。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鳞状细胞癌占肺癌的构成比就呈现下降趋势,2004年起,腺癌已成为世界上最常见的肺癌组织学类型。2020年,我国是全球每年新发肺癌病例数最多的国家,达539 181例。1989年至2008年,我国城乡肺癌发病率比由2.07降至1.14,城乡间的肺癌发病水平差异已明显缩小;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在上升,而一些肺癌高发地区则得到了控制。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烟草的控制形势严峻,控制职业暴露也是我国预防肺癌发生的关键,环境污染造成肺癌的风险逐步走低,建立肺癌危险因素的监测网络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株核酸检测循环阈值与感染患者转阴周期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丁宁, 陈诗恺, 孟俊, 戴菁, 金佩佩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 (02): 169-173.   DOI: 10.16150/j.1671-2870.2022.02.013
    摘要1423)   HTML40)    PDF(pc) (535KB)(242)    收藏

    目的:探讨入院首次新型冠状病毒(新冠)奥秘克戎株(Omicron)核酸检测ORF1ab基因、N基因的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Ct)与新冠感染患者转阴周期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3月到4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收治的5 212例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依据患者既往史及入院后相关指标检验,将其分为无基础疾病组(2 746例)及合并基础疾病组(2 466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ORF1ab基因和N基因的Ct值,分析入院首次检测不同Ct值下无基础疾病组与合并基础疾病组的ORF1ab基因、N基因的转阴周期之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评估ORF1ab基因、N基因检测的Ct值与转阴周期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转阴周期的影响因素。结果:新冠患者ORF1ab基因、N基因的Ct值与转阴周期均呈负相关(rORF1ab= -0.462 2,P<0.01;rN=-0.542 8,P<0.01)。Ct值≤20和20<Ct值≤30的情况下,合并基础疾病组的转阴周期均明显长于无基础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ORF1ab基因的Ct值每升高一个循环次数,转阴周期缩短0.21 d,N基因的Ct值每升高一个循环次数,转阴周期缩短0.26 d;年龄合并基础疾病为危险因素。结论:入院首次检测的新冠奥密克戎株ORF1ab基因、N基因的Ct值与新冠患者转阴周期有关,年龄、基础疾病为转阴周期长的危险因子,该值可作为新冠患者转阴周期的预测因子,可今后指导新冠患者减少核酸检测频次及评估疾病进程具有一定价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结核病报告2022》解读
    梁晨, 于佳佳, 唐神结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 22 (01): 21-30.   DOI: 10.16150/j.1671-2870.2023.01.004
    摘要1337)   HTML52)    PDF(pc) (1105KB)(3802)    收藏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发布了新的《全球结核病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加重了结核病的负担,严重影响了全球结核病控制的进程。2021年,WHO共批准6项用于结核病诊断和抗结核药物耐药性检测的分子诊断技术,推荐3种用于筛查结核病的基于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的新型皮肤试验。为减轻患者和医疗系统的负担,WHO推荐了“4个月方案”治疗药物敏感结核病和4套耐多药和利福平耐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rifampicin resistant-tuberculosis,MDR/RR-TB)短程方案,治疗耐药结核病。目前有26种抗结核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至少有22项临床试验在开展治疗结核感染的药物和方案的评估。我国的结核病疫情仍十分严重,2021年,我国结核病新发患者数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排第3位。2021年,全国共报告肺结核病例639 548例,死亡1 763例,报告发病率为45.37/10万,报告死亡率为0.13/10万,MDR/RR-TB患者例数居全球第4位。WHO推荐治疗耐药性结核病方案是否适合我国,尚需验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DNA甲基化检测助力肿瘤早期筛查和诊断
    刘益飞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 22 (04): 393-401.   DOI: 10.16150/j.1671-2870.2023.04.011
    摘要1044)   HTML27)    PDF(pc) (1010KB)(1275)    收藏

    DNA甲基化是国内外癌症早筛采用的常用检测指标。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抑癌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可导致基因表达下调或关闭,从而激活原癌基因的表达,促使肿瘤发生。用于DNA甲基化检测的样本主要采用脱落细胞、血液样本和石蜡包埋组织。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SP)、核酸质谱、甲基化芯片、亚硫酸氢盐测序、第二代测序技术等。与突变检测相比,DNA甲基化的检测优势在于其肿瘤特异性高、可检测位点多、信号丰度高,且可实现组织溯源。目前,DNA甲基化检测被主要运用在临床脑胶质瘤用药指导、肺癌辅助诊断和高危分流、膀胱癌高危分流和复发监测、宫颈癌高危分流、结直肠癌和胃癌早期筛查及复发监测。在实现大规模临床常规应用前,需注意精准定位DNA甲基化检测的应用场景,相对于耐受性良好的内镜检查,其高危分流的刚需性可能会下降。在辅助诊断病理诊断灵敏度较低的肿瘤、肿瘤监测和预后评估方面,DNA甲基化检测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检测流程和质量管理的规范,DNA甲基化检测会被更广泛地运用于临床,提高肿瘤的早筛和诊断灵敏度。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2022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诊疗指南》(第4版及第5版)解读
    陈国群, 蔡姣迪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 22 (01): 8-13.   DOI: 10.16150/j.1671-2870.2023.01.002
    摘要810)   HTML32)    PDF(pc) (900KB)(3104)    收藏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排名第一的癌症,每年约有180万患者死于肺癌,占所有癌症死亡病例的18.0%。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在所有肺癌患者中占比超过85%。我国每年的新发肺癌病例超过70万,且每年有超过60万例患者死于肺癌,占所有癌症死亡患者的21.7%。2022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更新了第4版、第5版肺癌临床诊疗指南。相比第3版指南,第4版指南新增了ERBB2HER2)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治中的参考意义,更新的内容主要聚焦于HER2突变作为标准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及HER2突变患者的治疗,推荐对转移性NSCLC患者行HER2突变检测,并推荐将德喜曲妥珠单抗及恩美曲妥珠单抗作为HER2突变阳性患者的二线治疗药物。但这2种药物在我国尚处于临床实验中,对于存在HER2突变的NSCLC患者,其治疗策略还需临床医师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量,且需更多的国内实验数据支持。第5版指南则扩大了纳武单抗的使用范围,标志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CA9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许建昆, 周露婷, 张文净, 许海敏, 王朝夫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 22 (01): 37-43.   DOI: 10.16150/j.1671-2870.2023.01.006
    摘要802)   HTML15)    PDF(pc) (3668KB)(528)    收藏

    目的: 评估CA9在预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ccRCC)患者术后复发或转移以及生存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231例ccRCC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肾癌根治或部分切除术,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其肿瘤复发、转移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 DFS)情况。收集所有肿瘤组织切片及蜡块,制作组织微阵列,使用CA9多克隆抗体对组织微阵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采用Kaplan-Meier和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评估组织微阵列CA9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OS、DFS间的相关性。结果: 231例ccRCC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7个月(13~54个月),有8例患者死亡,38例(16.5%)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复发和(或)转移,其中3例出现肿瘤复发,29例发生肿瘤转移,另6例患者同时出现肿瘤复发和肿瘤转移。231例患者中,CA9的阳性表达率为94%(217/231),其中153例(66%) CA9染色率≥85%,78例(34%)CA9染色率<85%。卡方分析显示,CA9的表达不仅与肿瘤T分期、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核分级、肉瘤样或横纹肌样分化(坏死)、被膜侵犯、血管浸润等组织病理学参数相关(P均<0.01),且与肿瘤复发、转移及患者生存状态相关(P均<0.01),但与年龄、性别及肿瘤发生部位无关(P均>0.05)。卡方分析表明,CA9(<85%)低表达是ccRCC患者术后OS、DFS不良的预测因素,危险比分别为6.211(P=0.002)和8.980(P<0.001)。结论: ccRCC组织中CA9低表达与低OS、DFS相关,是ccRCC患者术后短OS和短DFS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估ccRCC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天疱疮主要自身抗体及其检测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王麒钧, 朱海琴, 潘萌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 (05): 638-643.   DOI: 10.16150/j.1671-2870.2022.05.017
    摘要799)   HTML9)    PDF(pc) (681KB)(327)    收藏

    天疱疮是一种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损害皮肤及黏膜的屏障功能。该病是由患者体内产生的针对细胞间黏附分子等结构的自身抗体导致,其中主要产生致病作用的抗体是针对桥粒芯蛋白(desmogelin,Dsg)1和Dsg3的抗体。这2种抗体主要通过空间位阻效应及抗原抗体结合之后的信号转导两方面机制致病,而抗Dsc抗体、抗斑蛋白家族抗体、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等也在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协同作用。随着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等技术的普及,抗体检测已成为天疱疮临床诊断、病程监测的重要方法。新近临床研究提示,抗Dsg1、Dsg3抗体滴度与天疱疮病情活动程度间存在相关性,同时可监测病情的复发及指导临床用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
    石峰, 郭竹英, 郭海艳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 (05): 619-624.   DOI: 10.16150/j.1671-2870.2022.05.012
    摘要789)   HTML13)    PDF(pc) (735KB)(176)    收藏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及细胞绝对计数改变与其临床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 年4月25日至6月5日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244例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并按疾病分型(轻型、普通型、重型)、疫苗接种情况及合并基础疾病进行分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淋巴细胞不同亚群[CD3+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CD16+CD56+自然杀伤(natural kill,NK)细胞以及CD19+B淋巴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改变与患者临床特征间的关系。结果:与新冠肺炎轻型组比较,重型组患者各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均显著下降(P<0.05),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58.0%比66.0%,P<0.05);与普通型组相比,重型组患者的CD3+T、CD3+CD4+T、CD3+CD8+T、CD19+B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P<0.05),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58.0%比68.6%,P<0.05)。与未接种新冠疫苗的患者相比,接种疫苗者的CD3+T(1 061个/μL比858.2个/μL)、CD3+CD4+T(514.4个/μL比645.1个/μL)、CD19+B(151.7个/μL比249.6个/μL)淋巴细胞绝对值上升(P<0.05),CD19+B淋巴细胞百分比上升(11.7%比15.4%,P<0.05)。与无基础疾病组相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CD3+T(1 063个/μL比891.4个/μL)、CD3+CD4+T(637.7个/μL比540.3个/μL)、CD3+CD8+T(353.3个/μL比299.5个/μL)、CD19+B(253.7个/μL比154个/μL)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P<0.05),CD19+B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14.1%比11.8%, P<0.05)。结论:新冠肺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与患者的症状轻重、疫苗接种史以及基础疾病史密切相关,重症、合并基础疾病和未接种疫苗者各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及百分比下降,其下降可能提示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故检测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对新冠肺炎患者的诊治、评估病情进展及预后可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Lamb-Shaffer综合征表现为矮小症伴语言、运动发育迟缓一例及文献复习
    张娟娟, 何亲羽, 杨媛艳, 董治亚, 肖园, 陈立芬, 张彩萍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 (03): 336-342.   DOI: 10.16150/j.1671-2870.2022.03.008
    摘要778)   HTML12)    PDF(pc) (1062KB)(280)    收藏

    目的:分析1例以矮小伴语言运动发育迟缓为主要表现的Lamb-Shaffer综合征(Lamb-Shaffer syndrome,LAMSHF)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基因检测结果,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表现为严重身材矮小和语言运动发育迟缓的LAMSHF男性患儿,收集其临床资料,并抽取患儿及父母全血,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及DNA Sanger测序。同时,在国内外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分析LAMSHF病例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结果:本例患儿9岁2个月,身高108.7 cm [-4.82个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体重17.1 kg(<-2.1 SD),体质量指数14.5 kg/m2(-1.1 SD),大运动及语言发育延迟1年,实验室检查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为74 ng/mL(-2.14 SD),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提示非生长激素缺乏,其他检查无异常。全外显子测序提示,患儿第12号染色体p12.1到p11.1位置(p12.1s;p11.1),存在至少10.4 Mb的拷贝数缺失,涉及SOX5等多个已知致病基因,发现该杂合变异来源于父源染色体,父母验证基因正常,提示该拷贝数变异为新发突变。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指南评估该突变为可能致病[强致病证据(strong piece of evidence for pathogenicity,PS2)+中等致病证据(moderate piece of evidence for pathogenicity,PM1)],故诊断患儿为LAMSHF。收集分析11项研究共75例LAMSHF患者,LAMSHF的诊断依赖基因检测,且尚无明确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患者的智力障碍改善依赖于康复治疗。由于本病患者发生癫痫、眼征、肌张力减退风险较高,且有肿瘤倾向,预后不佳,对于矮小症状应避免使用生长激素。结论:LAMSHF的诊断依赖包括SOX5基因在内的基因检测。本例LAMSHF患儿携带目前已知的最大12p12.1缺失片段,且矮小程度最严重。临床上,对于合并智力异常的矮小症患儿,需进行SOX5突变及拷贝数变异筛查,同时治疗时应避免盲目使用生长激素带来的潜在危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直面我国阿尔茨海默病诊治的挑战——《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1》解读
    魏文石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 (01): 5-7.   DOI: 10.16150/j.1671-2870.2022.01.002
    摘要746)   HTML27)    PDF(pc) (345KB)(385)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结合人工智能的结构影像分析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预测及精准诊断研究进展
    唐静仪, 余群, 刘军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 (01): 12-17.   DOI: 10.16150/j.1671-2870.2022.01.004
    摘要743)   HTML11)    PDF(pc) (507KB)(419)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中国3 071例胃癌病理分型分析
    马乾宸, 张本炎, 芮炜玮, 王婷, 罗方秀, 王朝夫, 袁菲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 (05): 560-566.   DOI: 10.16150/j.1671-2870.2022.05.003
    摘要698)   HTML16)    PDF(pc) (1536KB)(326)    收藏

    目的:探讨中国胃癌的病理分型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进行连续手术的3 071例胃癌病例,根据2019年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消化系统肿瘤新分类中的胃癌分型,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3 071例胃癌患者中有3 003例患者经病理诊断为胃腺癌(97.79%)。胃腺癌的男女发病比为2.18:1,患者中位年龄为64岁。本研究中,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混合型腺癌、低黏附性癌和黏液腺癌是常见的组织学亚型,这5种组织学亚型占所有胃腺癌的构成比为99.03%。982例胃癌标本进行了Lauren分型的患者中,肠型腺癌相对多见,构成比为46.03%,与弥漫型腺癌病例数之比为1.39:1。在3 003例胃腺癌病例中,有172例(5.73%)存在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mismatch repair deficiency, dMMR),而其中163例(94.77%)为MLH1/PMS2型缺失。3 003例胃腺癌患者中,EB病毒编码小RNA(Epstein-Barr encoded RNA,EBER)阳性率为1.40%(42/3 003)。3 003例胃腺癌样本中,661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蛋白表达结果为1+,而2+及3+的例数分别为229例和113例。结论:中国人胃癌病理亚型分布有其独特特征,肠型腺癌与弥漫型腺癌的比率低于亚洲平均水平;EB病毒阳性型胃癌占比低于国内外平均水平;HER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为2+及以上病例数所占比例也低于国外报道。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阿尔茨海默病重在预防——《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1》解读
    付朝伟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 21 (01): 8-11.   DOI: 10.16150/j.1671-2870.2022.01.003
    摘要675)   HTML21)    PDF(pc) (492KB)(416)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痴呆及相关认知障碍的神经影像学诊断专家共识(2023年版)
    2030脑与类脑计划变性病痴呆多模影像诊断标准及分子影像技术研究课题组, 上海市衰老与退行性疾病学会衰老与认知障碍分会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 23 (01): 30-39.   DOI: 10.16150/j.1671-2870.2024.01.005
    摘要670)   HTML6)    PDF(pc) (9441KB)(128)    收藏

    临床医师面对以认知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首先应完善结构MRI(或CT替代)检查,以明确其颅内病变和脑萎缩情况。对于伴有特定临床表现的患者,推荐加行特定MRI序列扫描进一步辅助诊断。对于疑似AD源性认知障碍的患者,推荐加行斜冠状位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1)序列扫描,进行海马内侧颞叶萎缩评分。对于疑似血管性因素或特殊感染(朊蛋白)导致的认知障碍患者,建议加选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对于疑似合并锥体外系症状和(或)小血管病变患者,尤其是脑淀粉样血管病及并发糖尿病的认知障碍患者,建议加选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常规MRI检查发现可疑占位时,可选用增强MRI和磁共振波谱分析。对于疑似合并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认知障碍患者,可选用弥散张量成像序列。对于怀疑神经变性病导致的痴呆,推荐完善18F-FDG PET和Aβ-PET或tau-PET检查。Aβ-PET显像和tau-PET显像可实现脑内病理蛋白沉积程度和范围的可视化,对于痴呆具有重要的预测和诊断价值,并可用于痴呆的鉴别诊断以及疾病进展评估。此外,静息态功能性MRI、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以及一些新兴的影像检查手段,如相位对比脑脊液电影MRI、类淋巴显像已经在认知障碍疾病中开展研究,期待未来能用于临床,更好地辅助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需要注意的是,神经影像学结果并不能代表疾病的完整诊断和临床症状,必须慎重解读和分析。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新型四环素灭活酶tet(X)致替加环素耐药的机制研究进展
    沈平华, 陈慧芬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 22 (01): 75-79.   DOI: 10.16150/j.1671-2870.2023.01.012
    摘要655)   HTML18)    PDF(pc) (942KB)(850)    收藏

    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的巨大威胁。替加环素是新一代的四环素类药物,是目前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可移动新型四环素灭活酶tet(X)直系同源物的出现,导致了高水平替加环素耐药。目前,已经发现tet(X)的同系物主要有tet(X1)、tet(X2)、tet(X3)、tet(X3.2)、tet(X4)、tet(X5)、tet(X6)和tet(X7)。该耐药基因已经传播到世界多个地区医院中相关的患者和环境中,涉及多种不同种类的细菌,其中携带tet(X3)和tet(X4)基因的耐药细菌表现出最高的耐药水平。耐药机制中,插入序列ISCR2与tet(X3)、tet(X4)、tet(X5)的水平传播密切相关,位于多种型别质粒上tet(X4)的基因遗传结构较为复杂,可位于各式各样的可移动原件上,加速了该耐药基因的播散。质粒介导的替加环素耐药性可能会进一步扩散到各种生态位和临床高危病原体中。迫切需要临床及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来阻止该耐药基因的传播。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