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13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13-01-15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大家治学
    语言学研究
    论反合及其语言踪迹
    钱冠连
    2013 (01):  6-13. 
    摘要 ( 259 )   PDF(1135KB) ( 42 )  
    本文的第一个部分工作在于,面对同样一个对象——思维或事物的变化和运动规律,以往的哲人与思想家各有术语或表达式加以概括,其中五种是:老子之道用“冲气以为和”概之,黑格尔以“辩证法”(“正-反-合题”)括之,辩证唯物主义(“事物发展三原理”)示之,冯友兰用“仇必和(而解)”晓之,钱钟书示以“违者谐而反者合”。由此,本文将尝试增加一个新的术语来概括,即“反合”(the opposite-accord)。本文讨论之后指出,上述六者在实质内容上有重要的相通之处,但不能认定它们是同一的!
       反合论尝试回答的问题是:老子“正反合”逻辑辩证如何相通于佛家与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新增术语“反合”与其他五者如何联通?方法论上,语言哲学之为语言哲学,为何特别注视词语的处理?“反合”这一术语有什么方便之处?“术语索引之力”(本文提出)为何是一个术语或表达式是否胜任概括某个范畴(或概念或思想)的重要检测标准?“反合”这一术语有什么独特的涵义(sense)?
       就本文的第二个工作,反合论果然索引出自然语言中几个反合式语迹,回答了如下几个问题:(1)作为自然语言中一个根本的反合现象,拼音为何是现在这个方式?(2)怎样重新解释奇怪的汉语两端字和外语两端词?(3)有趣的反合式字组与词组为何是那样构造的?(4)怎么会出现(汉)两个并列的半句(这样的表达式)?
       本文的结论之一,“反合”这个新增的术语,与其他五个术语和表达式一样,能概括与说明思维与事物的一体两面的既相反、相克而又相合、相谐的变化和运动规律。它与其他五者联通,相互补充与映照。它具有一些方便之处,具有术语索引之力,但它有独特的涵义,故不可被其他五个术语或表达式取代。其涵义是:(1)思维与事物的一体两面的相反相成;(2)一个思维过程、一物、一事件的内部矛盾与对立着两面的转换;(3)突出反也守住了合,即“相反状的合”,合字是核心词。反与合,缺一不可。另外,“反”与“合”的生成是自然的,起之于思维与事物变化和运动自身,不是人为从外部强加的。缺了“合”的反,肯定不是事物自身的变化和运动,是没完没了的乱,是持续的无序;缺了“反”的合,就不是思维与事物的自身的变化和运动。反合才是稳妥的合。“反合”这一术语是讨论哲学问题的一个方便的语言框架。
       一次成功(如果成功)的新的术语的产生,不啻为一次新的思想洗礼。即使“反合”这个术语不能被立即接受,本文的论证过程本身也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与碰撞,因为论证本身有助于理解语言哲学何以是语言哲学,体现“哲学从谈论对象到谈论词语的转变”,因而本文特别重视处理词语、理清意义及梳理概念。总之,在思维训练上与方法论上,本文具有一定的意义。
       结论之二包括三个方面:
       (1) 从实践上验证“反合”,它果然具有术语索引之力,能够索引出几个自然语言的“反合式语迹”:音声相和、汉语两端字与外语两端词、反合式字组与词组(即反正结合字组-反正柔和字组以及反正结合词组),最后,(汉)两个并列的半句。
       (2) 而且,所发现的反合式语迹可以解释人的存在方式、思维与世界。首先,在一个思维过程、一物与一事件中普遍存在的反合现象,在语言上也有生动的观照。其次,几个反合式语迹的构造方式,恰好就是我们人类自己存在的方式的某些方面。最后,词语本身就是关系,而这种关系总是(在词语中)保持着物。
       (3) 就算反合论新的概括不能立即被人接受,用它指导发现了几个反合式语迹,这对自然语言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添加关系话语标记语的句法特征分析——一项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的对比研究
    张会平, 刘永兵
    2013 (01):  14-19. 
    摘要 ( 204 )   PDF(795KB) ( 72 )  
    文章采用关联理论,基于英语本族语语料库分析四个添加关系标记语(also、too、aswell、not...either)的句法特征,如在句子不同位置的使用比率,与逗号搭配使用的频率,以及不同句法形式产生的不同语境效果。文章继而探索我国不同地区英语初学者使用四个标记语的差异;与本族语者相比,学习者语言的句法特征是否存在偏误,包括哪些偏误类型;同时分析出现某偏误类型较多的原因以及某地区总体掌握情况较好的原因。本项研究的发现可使英语初学者对四者的使用特征有更深入的理解,对不同地区初学者的总体使用偏向有更清晰的把握,为添加关系标记语的习得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五行之土行背后的概念隐喻和借代
    贾冬梅, 蓝纯
    2013 (01):  20-25. 
    摘要 ( 286 )   PDF(4039KB) ( 142 )  
    本文考察体现在古代和现代汉语中的“土”概念背后的概念借代和概念隐喻,是我们对五行概念背后的认知机制所做的系列研究的一部分。语料分析显示,古汉语中的“土”背后存在概念借代“土代土的特征”、“土代土制品”、“土代土地”、“土代一定的地域”及“土代测量土地”,和概念隐喻“具有土的特征的事物/现象是土”、“一定地域内的事物/现象/人是土”、“人是土”、“土地神是土”及“历运更替是五行更替”;现代汉语中的“土”背后存在概念借代“土代土地”和“土代一定的地域”,以及概念隐喻“具有土的特征的事物/现象是土”、“一定地域内的事物/现象/人是土”、“不合潮流是土”、“文化是土壤”和“世界是土地”。古今中国人对“土”的认知机制所经历的发展变化折射出五行哲学思想体系对古代和现代中国的影响力的改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语教学与研究
    以“思”为基础的外语教育思想
    文旭
    2013 (01):  34-39. 
    摘要 ( 226 )   PDF(944KB) ( 77 )  
    思维是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认知活动,是哲学、逻辑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人类思维的探索,是人类科学史上对自我的认识。本文提出以“思”为基础的外语教学思想,主要是基于脑科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认为我国的外语教学不能单纯停留在“双基”(只注重基本知识和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技能)的训练上,而应该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与网络齐飞,经典共新锐一色——数字化写作教学的启示
    徐艳梅, 杨永林
    2013 (01):  40-44. 
    摘要 ( 236 )   PDF(765KB) ( 87 )  
    基于网络写作平台的数字化教学是一个新生事物,值得关注。本文采用了生态化的视角,考察了二语习得经典理论、作文评改方法、数字化写作实践三者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大学英语的课程改革、广义的外语教学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方法。清华大学与北科大的教学实践表明,数字化写作的课堂不但是验证、丰富、优化经典理论与传统方法的广阔天地,而且有可能成为培育、催化、产生新锐理论与方法的沃土佳园。对于广大英语教师而言,要想做好创新教学和科研发展的工作,需要认真思考的是数字化写作的浪潮已经来临之时,对这一问题是否已经作好了准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料库翻译学专栏
    主持人语
    蒋骁华
    2013 (01):  45-45. 
    摘要 ( 73 )   PDF(287KB) ( 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内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建构与研究现状及展望
    黄立波, 朱志瑜
    2013 (01):  45-49. 
    摘要 ( 326 )   PDF(841KB) ( 153 )  
    本文在回顾近年来国内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建构与研究方面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探究现有语料库研制与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发现其具体表现为:第一,语料库建设各自为政,缺乏超大规模、综合性、多用途的国家级平行语料库;第二,语料库的深加工还不够深入;第三,从对语料库的应用看,课题拓展和对语料库的研究潜力开发还不够;第四,相关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不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一些对策包括构建更大规模的超级英汉平行语料库、自动标注的深化、开发相关软件以及完善网络检索平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汉语译文搭配特征研究:“源语透过效应”个案探讨
    戴光荣
    2013 (01):  50-55. 
    摘要 ( 275 )   PDF(1030KB) ( 97 )  
    翻译过程中,翻译文本受到各种限制与外界压力,从而使得翻译语言不同于非翻译语言。本研究在基于汉语可比语料库基础上,分析探讨了汉语译文与汉语母语中的词汇搭配模式,发现汉语译文中节点词的搭配范围要比汉语母语相同节点词的搭配范围要广,词汇变化模式要大。这种搭配特征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受到源语的影响。研究还利用英汉平行语料库验证了英语源语搭配模式对汉语译文搭配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线翻译与双语写作教学/自学平台建设中的语料精加工
    慕媛媛, 朱纯深
    2013 (01):  56-62. 
    摘要 ( 244 )   PDF(982KB) ( 38 )  
    基于语料库的电脑辅助翻译教学目前大多采用词性标注、句法标注、语义标注以及词频计算、词汇检索、词语搭配等基于词汇语法范式的语料加工与提取方式,导致语料分析的角度和深度不足以支持实际翻译课堂教学,遑论在线自学。而且,由于缺少与语言和文本理论的互动,翻译标注往往会流于规约性而非描写-解释性,使学习者受缚于对比语法的习得而非认识双语文本转换机制及其功能和效果等。本文着重探讨在线翻译与双语写作教学/自学平台建设语料精加工中的语料标注问题,通过实例演示目前在建的一个在线教学/自学平台的语料处理模式并阐释其标注原则,以便个体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以标注词为“路标”并通过各种学习材料如原始语料、练习和标注等,形成有指导的学习路径。这一教学/自学平台旨在巩固学习者的语法知识,增强其文本意识,以及磨砺实际翻译与双语写作的技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学理论与批评
    从《米》的接受看中国当代小说传播中遭遇的“东方主义凝视”
    郑贞, 郝丽华, 刘洵
    2013 (01):  63-67. 
    摘要 ( 303 )   PDF(900KB) ( 82 )  
    从《米》在西方国家获得的主要评论中,可以管窥到中国当代小说在西方国家的接受过程中遭遇了“东方主义凝视”,结合凝视的“看”与“被看”两个方面具体分析探讨中国当代小说遭遇“东方主义凝视”的历史原因,就是从凝视视角中的“意识形态”、叙事诗学中的“想象与融合”和叙事主题中的“看与被看”三个方面来看这种“凝视”状况所带来的积极方面和消极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西方读者对中国当代小说的理解和接受一定会发生新的变化。这是读者接受反应文论中重视文学文本理解的历史性的体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文
    《英语知识》更名启示
    2013 (01):  67. 
    摘要 ( 150 )  
    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英语知识》从2013年起更名为《语言教育》,季刊,大16开,96页,单价12元;邮发代号8-81。《语言教育》从2013年第二季度开始出刊。《语言教育》的国内统一刊号为CN21-1586,国际刊号为ISSN2059-4891。办刊宗旨:以英语为主、其他语种为辅,开展语言和语言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关注语言教育领域的宏观战略、策略问题和微观教学法的研究,促进各语种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交流与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学理论与批评
    爱伦·坡的《跳蛙》与美国废奴运动
    张虎
    2013 (01):  68-72. 
    摘要 ( 527 )   PDF(1031KB) ( 116 )  
    《跳蛙》是爱伦·坡发表于1849年的一部恐怖小说。本文以坡所生活的19世纪上半叶为历史背景,结合当时的两种著名政治修辞——亲奴主义与废奴主义,探究南方奴隶制的状况和坡与种族主义的关系,揭示主人公跳蛙与国王的种族身份,破解文本中的种族密码与暗语,指出坡在小说中书写国王对跳蛙之奴役、跳蛙对国王之复仇的外部社会与文化原因。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坡的非政治、超历史的唯美主义形象受到了巨大挑战。今天,重读《跳蛙》可以就坡晚年时对南方奴隶制的矛盾态度这一问题形成更为清晰的认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书评
    《语用学》述评
    张克定
    2013 (01):  73-74. 
    摘要 ( 176 )   PDF(309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