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2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2-06-28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卷首语
    知识的地方性与翻译的世界性
    杨枫
    2022 (3):  1-2. 
    摘要 ( 314 )   HTML ( 36 )   PDF(392KB) ( 3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星空堂
    比较文学专业期刊如何因应新文科建设
    宋炳辉
    2022 (3):  5-11.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3.001
    摘要 ( 267 )   HTML ( 18 )   PDF(929KB) ( 136 )  

    新文科建设旨在以学科交叉融合推进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创新。以跨越性为学科基础的比较文学及其专业期刊,该如何因应这一新的学术机遇和挑战?本文认为,比较文学学科当总结既有的跨文化与跨学科视野和方法,把握新世纪科技革命新成果和高度全球化的时代特点,一方面更积极地借鉴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坚持比较文学作为人文科学之一的基本特点和核心方法。专业学术期刊也应在这个原则下,坚守学术伦理和办刊宗旨,为新世纪人文学术的发展更好地体现其作为公共学术媒介的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意识
    回归国家意识的价值教育和课程思政本质
    薛荷仙, 李昀
    2022 (3):  11-19.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3.002
    摘要 ( 289 )   HTML ( 9 )   PDF(1306KB) ( 144 )  

    国家意识与外语学科之间似乎存在着三组矛盾,即学科建设层面的国家意识培养与外语专业发展的矛盾、人才培养方面的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矛盾、培养计划层面的中国文化与外语教学安排的矛盾。然而,只要我们回归国家意识的思政本质,把握其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特征,认识到国家意识培养属于价值取向而非知识取向的教育,并且明了中国国家意识本身就包含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只能在国际视野和为全人类谋福利的未来视阈中开展相关教育,就会意识到外语学科在这方面的优势。外语人才的国家意识培养不等于外语培养,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作为课程思政,应该结合新文科理念下的思政教育、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作为价值教育,则应该结合外语学科特色,讲好中外价值理念的异同。本科阶段开设中外价值比较类课程,帮助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内涵及其伦理基础,研究生阶段鼓励开展中国价值与人类共同体命运的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运用中国思想和价值理念贡献人类未来,做到明德、强能、融合、创新四位一体,为国家培养具有深沉的文化自信、开放的国际视野、批判的创新能力和博大的人文情怀的价值践行者和传播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思政视阈下中东欧非通用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中东欧国家报刊阅读”为例
    杨彬, 蒋璐
    2022 (3):  20-27.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3.003
    摘要 ( 314 )   HTML ( 5 )   PDF(1305KB) ( 131 )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的深入推进,中东欧非通用语种高端外语人才的需求缺口日益加大。如何打造和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建设蕴含思政元素和德育功能的外语专业课程成为国内各高校中东欧非通用语专业建设亟待调整和转型的发展方向。本研究基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理念,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东欧国家报刊阅读”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案例分析,从设计制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选材、细化教学专题模块、创新教学思维、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多个维度,探索如何将思政元素嵌入课堂教学,将“三全育人”贯穿中东欧非通用语教学全程,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有效路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言政策
    新时代语言管理理论体系构建与研究重点
    王立非
    2022 (3):  28-34.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3.004
    摘要 ( 315 )   HTML ( 18 )   PDF(923KB) ( 141 )  

    本文提出了新时代语言管理和语言管理学的概念、定义和理论体系框架,具体包括语言规划管理、语言教育管理、企业语言管理、语言资源管理、语言标准化管理、应急语言管理六个组成部分,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论述了每一个组成部分的研究重点,以期推动语言管理理论体系构建和语言管理的学术发展,对正在进行的语言治理能力现代化讨论也有一定启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语言规划管理生态体系的融合构建
    滕延江, 王立非
    2022 (3):  35-43.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3.005
    摘要 ( 228 )   HTML ( 8 )   PDF(1305KB) ( 158 )  

    基于语言规划与语言管理的界面研究,从语言规划的生态观出发,讨论语言规划管理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文章从社会生态的环境、组织、人口和技术四个要素出发,构建中国语言规划管理的生态体系,即环境语言规划管理、组织机构语言规划管理、人口语言规划管理和语言技术规划管理。最后,主张创建多元主体参与、人人协同共享共治、适应现实语言生活的政策人才机制,确保语言规划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语言扫盲政策历时研究
    张治国
    2022 (3):  44-54.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3.006
    摘要 ( 311 )   HTML ( 5 )   PDF(1504KB) ( 141 )  

    中国的扫盲运动成绩斐然,这要归功于历时长、收获大的语言扫盲政策。文章在梳理文盲及语言扫盲政策的相关理论概念之后,根据何东昌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系列丛书,整理和统计出新中国从1949至2008年期间有关语言扫盲政策的文献,并总结出中国语言扫盲政策的数量、对象、内容和特点。文章最后分析了中国语言扫盲政策成功的原因以及存在的不足。有关文盲及扫盲政策的理论梳理和经验总结对于我们今后开展类似的语言教育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实施等工作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翻译学
    “知识翻译学”命名与概念构建
    孟祥春
    2022 (3):  55-64.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3.007
    摘要 ( 2776 )   HTML ( 76 )   PDF(1268KB) ( 563 )  

    “知识翻译学”以“地方性”知识与“世界性”知识之间的跨文化互动为根本理据,融通知识与文化,进而融合“知识”与“翻译学”,围绕“知识翻译”与“翻译知识”构建了一种基于知识并回归知识的译学理论。如果“知识翻译学”沿着“知识翻译之学”的路径构建,则“knowledge translation studies”为恰当的译名;如果沿着“知识之翻译学”路径构建,则“Transknowletology”可作为其可能译名。通过译名反向构建,可创造“知识互动化生”“知识剪刀差”“知识冲击”“知识-文化纠葛”“知识波纹效应”“知识翻译悖论”等一系列新概念与新话语,为“知识翻译学”提供更多的批评工具。“知识翻译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合理界定“知识”,确立翻译标准,整合新的概念与话语,对自身进行“他者”观照,并以“格融”的言说方式介入国际学术,从而丰富、重塑国际译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知识翻译学的真、善、美标准谈知识翻译学的英语译名
    岳峰, 陈泽予
    2022 (3):  65-73.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3.008
    摘要 ( 470 )   HTML ( 9 )   PDF(1431KB) ( 176 )  

    杨枫(2021)提出的知识翻译学关注翻译本原,聚焦知识,提出一个译出的语义单位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原意或本原,即各种类型的知识;第二部分则是由意识形态操控而产生的文化成分。为避免误解,翻译应重在知识的翻译。为此,该学说提出真、善、美的翻译标准,倡导译出真义以传达知识本原;提出善译,顾及社会心理与使用者方便,助力读者看到本原;提倡以译入语审美为基准的美的表述,同样是为引入本原。鉴于知识翻译学以知识本原为核心,涉及翻译本质问题,故将知识翻译学译为元翻译学(metatranslatology)。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观念的旅行到知识翻译学:一个谱系学的考察
    耿强
    2022 (3):  74-83.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3.009
    摘要 ( 298 )   HTML ( 3 )   PDF(1587KB) ( 221 )  

    本文由翻译理论的科际传播现象 出发,讨论“观念的旅行”问题,就萨义德的旅行理论和刘禾的跨语际实践这两大主流观点进行了评述,对社会生物学视角下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尤其对近年来知识与翻译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本文指出,观念与知识的旅行必须借助于中介来实现,其中翻译和人的因素十分关键。除此之外,观念和知识的吸引力和传播的接受环境也不能忽视。本文最后对狭义的翻译知识史研究以及广义的知识翻译学的倡议进行了讨论,指出知识翻译学提出的“本地化知识的世界化”突出了翻译在知识生产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并认为可以从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三个方面建构知识翻译学的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与学术
    大学英语是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再论大学英语教学的专门用途英语定位
    蔡基刚
    2022 (3):  84-91.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3.010
    摘要 ( 723 )   HTML ( 10 )   PDF(1210KB) ( 182 )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规定大学英语是通识教育,这一规定虽然对大学英语提出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要求,但只是把其看成课程之一。本文认为大学英语是专业教育,应该定位于专门用途英语,这不仅体现了大学英语的工具性,即它帮助学生更好地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而且体现了大学英语的人文性,即它能促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掌握学科文化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鉴于大学英语学分压缩的现状,大学英语应取消通用英语和跨文化课程的必修课程地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书面纠正性反馈的言说活动对学习者写作修改的影响
    秦丽莉, 牛宝贵
    2022 (3):  92-101.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3.011
    摘要 ( 333 )   HTML ( 8 )   PDF(1016KB) ( 177 )  

    本研究对比调研了基于直接/间接书面纠正性反馈所进行的书面言说活动对学习者写作修改的影响。研究将12名学生按照语言水平测试成绩分为无显著性差异的两组(6人/组),并按照“撰写作文初稿→接受直接/间接书面纠正性反馈→书面言说活动→修改作文”的顺序完成任务。随后,研究人员对作文初稿和修改稿以及言说活动的文本进行标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组学习者的初稿和修改稿的错误数均具有组内显著性差异,即修改稿的错误数显著少于初稿中的错误数量;两组学习者的组间错误修改成功率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但基于间接书面纠正性反馈进行书面言说对作文质量提升的效果较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言迁移研究30年变迁
    盖飞虹
    2022 (3):  113-121.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3.013
    摘要 ( 611 )   HTML ( 15 )   PDF(1102KB) ( 302 )  

    三十多年来,语言迁移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近几年在实证和理论研究中又出现许多热点问题。语言迁移研究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最新研究范式旨在揭示语言在大脑中的交互方式,以及以复杂动态系统的方法探索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和制约条件。作为语言迁移研究的前沿,生成句法理论着重考察一语迁移现象,揭示句法迁移的规律和特点;而概念化迁移假设与语言相对论、新沃尔夫主义密切关联,探讨一语概念结构如何迁移到二语表达。今后的语言迁移研究应动态系统地考察语言和非语言等多种因素,基于包含概念系统的复合语言能力观,将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和双向比较相结合,从多学科、多角度出发来描述和解释迁移现象。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言学方向英文硕士论文中引语使用的元功能探析
    唐玮, 林正军
    2022 (3):  122-130.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3.014
    摘要 ( 242 )   HTML ( 2 )   PDF(1462KB) ( 97 )  

    语言学方向英文硕士论文中的引语在经验意义建构方面可用来表达多样的概念意义,但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被引作者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引用不足;在人际关系协商方面,中国英语学习者过多使用表示中立和积极意义的转述动词,批判性不足,且多选用单一信息来源的引语,未能充分借助引语实现论文写作者与被引作者的互动;在语篇信息组织方面,中国英语学习者未能将被引作者和内容充分融入论文写作,英语本族语者则更好地将被引文献相关信息融入论文写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零动词存在构式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认知阐释
    曹阳, 童家伟
    2022 (3):  131-139.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3.015
    摘要 ( 264 )   HTML ( 1 )   PDF(1297KB) ( 139 )  

    零动词存在构式是汉语存在构式的一个特殊类别。文章基于零动词存在构式的空间性特征,通过NPL和NP在空间位置上的语义关系对零动词汉语存在构式进行分类,并描写其句法语义特征。具体来说,零动词存在构式主要有部分占有型“NPL NP”、全量型“NPL NP”和周遍型“NPL NP”三类。极度空间性是零动词存在构式最凸显的语义特征,它表现在构式成分编码的“存在”场景的空间性上。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零动词存在构式所反映的认知意象进行了认知阐释,认为零动词存在构式符合认知经济原则,它是以抽象的“容器图式”为基本概念框架,通过数量结构的情境植入过程表示“存在”场景的一种构式。由于汉语看重空间性以及零动词存在构式的强空间性,我们很难在其他语言中找到表“存在”义的“NPL NP”结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母语迁移对二语写作复杂度的影响
    郭嘉, 杨蕾, 王爽, 张丹
    2022 (3):  140-14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3.016
    摘要 ( 281 )   HTML ( 6 )   PDF(1049KB) ( 172 )  

    写作复杂度以及母语迁移是学生二语写作的研究重点,但是关于二者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从我国英语二语学习者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出发,通过梳理其受到母语负迁移影响而产生的错误类型,讨论了母语迁移和英语写作产出复杂度之间的关系。基于母语迁移的两类主要干扰类别,对60名高校学生三种不同写作任务的产出情况进行详尽分析。研究发现母语正负迁移程度在不同文体中的表现整体具有一致性,且母语负迁移中的阻碍性干扰发生率明显高于介入性干扰。此外,词汇、句法复杂度与母语正迁移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母语正迁移程度越高,写作词汇、句法复杂度越低。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声学可视化技术的有效日语语音教学
    刘佳琦, 李昕
    2022 (3):  149-156.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2.03.017
    摘要 ( 201 )   HTML ( 5 )   PDF(1375KB) ( 206 )  

    本文讨论了如何利用声学分析技术来实现有效的日语语音教学。在外语语音教学中利用声学可视化技术可以有效整合视觉和听觉模态信息,促进学生对抽象语音信号和音系规则的认知,并通过人机互动提高语音教学与学习效率,提升自我监控能力。基于此,本论文首先爬梳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框架下的中国学习者日语(词调、句中及句末语调)习得研究成果;其次,针对中国学习者的习得问题,本文分析了运用观察、比较语音的声学参数进行日语语音教学的具体方法;最后探讨了声学可视化技术在日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实践可行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