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一直是日本乃至全球胃癌治疗领域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临床意义重大。2023年1月发表的英文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2021(第6版)》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诊疗方法,包括手术、内镜切除、化疗、随访等;第二部分为临床问题,包括对临床热点问题的建议和解释。本文将对该版指南进行中文解读,并对我院胃癌诊治的临床实践作简要介绍。
目的:回顾性研究Bethesda Ⅴ类甲状腺结节术前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探讨Bethesda Ⅴ类和Ⅵ类甲状腺结节之间存在的临床参数差异。方法:分析430例甲状腺病人的临床资料和临床数据。结果:单因素分析Bethesda Ⅴ类结节结果显示,病理检查为恶性组159例与良性组20例在结节边界、肿瘤大小和结节回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结节边界、肿瘤大小和结节回声是Bethesda Ⅴ类结节恶性诊断的危险因素。Bethesda Ⅴ类恶性组159例与Bethesda Ⅵ类组251例相比,结节TI-RADS分级、纵横比、回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节TI-RADS分级、纵横比、结节与包膜的关系、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含量和结节回声是诊断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结论:在Bethesda Ⅴ类甲状腺结节病人的诊断中,TI-RADS分级越高,其恶性的可能性越大,而TI-RADS分级低的病人需再次充分评估甲状腺结节大小、结节与包膜关系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含量。
胆囊腺肌症(gallbladder adenomyomatosis,GA)是一种临床上较少见、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的良性疾病。随着影像检测技术的发展,其诊断有进一步提高。部分学者认为GA与胆囊癌的形成有关,但尚存争议。GA的治疗,有主张胆囊切除,以预防其恶变,也有学者认为部分GA可行随访。目前尚无共识。本文对GA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第5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中,胆道系统肿瘤更新后总体改变不多。在良性肿瘤及癌前病变部分,将胆管上皮内瘤变的3级分类系统改为高级别与低级别两个级别。同时新增胆囊与胆管导管乳头状肿瘤伴相关浸润性癌。肝内胆管肿瘤分类中,新增胆管腺瘤和胆管腺纤维瘤。这两类疾病在以往版本,常在与胆管癌鉴别诊断中提到。第5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的肝内胆管癌分为小胆管亚型和大胆管亚型,并不再推荐使用胆管细胞癌和细胆管细胞癌的名称。肝外胆管癌首次列为单独部分,除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外,还包括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和未分化癌。另外,新版分类中增加了不少分子病理学相关的内容,为肿瘤的精准分类及诊断提供了依据。
《中国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其他原因所致甲状腺毒症诊治指南》(2022版)(以下简称“指南”)于2022年8月在《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正式发表。指南在2007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更新,共分为15个部分,内容更为详尽,涵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评估、治疗以及特殊类型甲状腺毒症的管理。新版指南提出107项推荐意见,其证据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新版指南的发布,为临床医师和相关医疗人员在甲状腺毒症诊疗中提供全面、可靠的指导建议。本文旨在提炼其核心观点和推荐策略,以便临床医师深入理解和有效应用这些最新的指导原则。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的少见特殊甲状腺癌,属于侵袭性神经内分泌肿瘤。降钙素和癌胚抗原仍是目前常用的标志物,其升高能可靠诊断MTC。其术前测定值,术后倍增时间对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手术治疗建议甲状腺全切除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必要时侧区清扫。推荐常规进行RET基因检测。对无法手术或远处转移病人,考虑靶向治疗。仍需加强MTC病理机制研究。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一种介入性内镜技术,在内镜和X线成像的引导下对胆胰疾病进行诊治。20世纪70年代始,中国开始引进ERCP技术。90年代,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改进,ERCP在中国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展ERCP。2000年后,中国的ERCP技术和设备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完善,许多大型医院开始设立ERCP中心。同时,学术交流和培训也促进了ERCP技术的教学和实践,培养了更多的专业人才。近年来,中国的ERCP水平不断提高,且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迭代。目前,ERCP已经成为中国内镜领域重要的技术之一,在胆胰疾病诊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ERCP的蓬勃发展归功于医学科学的进步、技术的改进以及几代ERCP专家的共同努力。
近年来, 随着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诊疗方法的不断丰富和改进, 病人生存得到改善。但远处转移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影响HCC病人的总体预后。肺是HCC远处转移的最常见器官。由于个体差异和肿瘤异质性,HCC肺转移疗效仍令人失望, 中位总生存期少于1年。目前尚无HCC肺转移标准治疗的规范,临床医师通常结合晚期HCC和肺癌的治疗指南对HCC肺转移病人进行治疗。尽管过去几十年关于HCC侵袭转移的研究层出不穷,但肺转移详细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回顾HCC肺转移机制的研究及其治疗的进展,显示肝内病灶控制和肺转移灶处理的重要性。
EB病毒阳性的胃癌与伴有淋巴样间质的胃癌均属于胃癌特殊病理亚型。其组织学形态、免疫学与遗传学特征存在部分重叠,却不完全相同。因此,这一组肿瘤不仅引起病理医师诊断上的困惑,同时也不利于临床治疗及后续研究。本文对这两种肿瘤以及与之相近诊断术语作详细介绍及对比,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遗传学改变、分子检测及治疗进展,并归纳总结现存争议及未来研究方向。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吲哚菁绿评估乙状结肠-直肠吻合口血供情况对减少术后吻合口漏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仁济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腹腔镜手术的175例直肠癌连续病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吲哚菁绿显示吻合口血供情况,分为吲哚菁绿组(n=65)和对照组(n=110),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等。结果:吲哚菁绿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时间长[(151.6 ± 4.8) min vs. (139.5 ± 3.7) min,P=0.04],且预防性造口率低于对照组(12.3% vs. 34.6%,P=0.01),而在其他术中情况(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的比较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中,吲哚菁绿组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4.6% vs. 14.6%,P=0.04);而在切口感染、尿潴留、肠梗阻等其他并发症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手术中采用吲哚菁绿评估吻合口血供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有利于改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三。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影像组学这一定量化图像分析工具蓬勃发展。目前影像组学已应用于胃癌诊疗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聚焦于影像组学在胃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从鉴别诊断、分期和组织病理学标志物检测的角度进行详述,以揭示影像组学在胃癌的精准医疗中发挥的作用。
胃癌是国内、外常见恶性肿瘤,手术仍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一系列临床研究改变了传统胃癌手术理念,避免盲目扩大手术切除范围。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和局部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并不劣于开腹手术。胃癌微创手术发展的关键是把握合理的手术指征,建立手术技术培训系统,以及优化成本与效益。理性认识胃癌扩大术脏器切除与保留脏器功能的关系。注重局部进展期胃癌围术期治疗的全程管理。并提倡晚期胃癌的术前转化治疗。对广泛转移晚期胃癌的姑息性切除术应慎之又慎,建议综合治疗,旨在延长病人生命。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ongential biliary dilitation,CBD)是临床上较少见的胆道疾病。熟练掌握CBD的临床分型及其疾病特征是精准治疗的关键。对于成年CBD病人,外科手术治疗为首选,包括传统外科手术。对术中胆道重建策略尚存争议。本文综述CBD的诊疗进展。
目的:采用CT三维成像技术重建肌耻骨孔,研究腹股沟疝病人解剖数据。方法:采集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我院90例腹股沟疝病人的术前CT图像。其中斜疝79例,直疝9例,股疝2例。CT图像导入软件行三维重建。测量重建后肌耻骨孔的解剖数据,比较年龄、性别和体质量指数分组后的差异。结果:肌耻骨孔的平均总宽度为(7.67±0.75) cm,长度(7.34±0.38) cm,上缘长度(5.79±0.79) cm,下缘长度(6.57±0.50) cm,上下两区夹角(120.10±9.36)°。男女分组间的总宽度、长度和上缘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组的上缘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分组的上下两区夹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三维成像技术测量肌耻骨孔可行。采集的肌耻骨孔数据可指导不同年龄、性别以及体质量指数腹股沟疝手术病人的补片制作。
根治性外科手术是结肠癌的最主要治疗措施。完整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entery excision, CME)/D3淋巴结清扫术的发展应用,推动结肠癌手术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进程。右半结肠癌手术相对复杂,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涉及的问题包括淋巴结清扫范围、肠管切除范围、肠管重建方式等。右半结肠癌淋巴结清扫的内侧界是当前争议的焦点之一。肠系膜上静脉左侧通常被认为是右半结肠癌CME/D3清扫的内侧界。然而,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部分学者认为应当以肠系膜上动脉左侧为清扫的内侧界。该观点更符合CME的原则,且能做到彻底的淋巴结清扫,但其临床意义仍需深入研究论证。本文针对右半结肠癌淋巴结清扫内侧界的选择展开讨论,希望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疝是普外科医师临床诊治的常见疾病之一,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开腹和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需使用疝修补材料。疝修补材料根据材质不同分为不可吸收、可吸收人工合成补片以及生物补片和复合补片。此外,还有编织方式、孔径大小和密度的分类。本文综述不同材质分类补片的特点。展望疝修补材料未来,材料需具有最大化的生物惰性、最小化的总体面积、最优化的表面性质、最适宜的补片重量以及生物力学强度。在认识疝病理生理及补片材质特性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
目的:探讨术后预防性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HIPEC)对临床分期为cT3-4NxM0的局部进展期胃癌病人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60例接受D2根治术局部进展期(cT3-4NxM0)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将接受预防性HIPEC的病人纳入HIPEC组(n=30),未接受预防性HIPEC的病人纳入对照组(n=30),两组病人均进行术后常规辅助系统化疗。通过随访比较两组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和总生存率,分析影响总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果:HIPEC组的中位生存时间51.0个月(95% CI: 40.7~61.3),高于对照组的30.0个月(95% CI: 16.3~43.7)。HIPEC组的3年和5年总生存率(66.7%、53.3%)均高于对照组(56.7%、43.3%)(P=0.019)。预防性HIPEC是影响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后病人预后的保护因素(P=0.021)。结论:对于cT3-4NxM0局部进展期胃癌病人,预防性HIPEC能够延长病人根治术后的中位生存时间,提高总生存率。
目的:探讨Rouviere沟引导胆囊后隧道解剖用于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1 081例,依据Gupta的术前评分系统,将评分≥6分的困难胆囊病人125例,分为Rouviere沟引导胆囊切除组(研究组)65例和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组(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61±23) min比(88±24) min(P<0.05),术中出血量(46±16) mL比(62±23) mL(P<0.05),住院时间(3.5±1.5) d比(5.8±2.2) d(P<0.05),人均住院费(12 236±316)元比(14 199±552)元(P<0.05),术后12 h和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7±1.1)分和(3.0±1.1)分比(5.9±1.0)分和(6.4±1.5)分(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转开腹研究组1例,对照组6例。研究组无胆漏,对照组胆漏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72 h肝功能较术前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无胆管损伤,对照组胆管损伤1例(P>0.05)。结论:Rouviere沟引导胆囊后隧道解剖行困难胆囊切除术可成为安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gallbladder stone, GS)是常见病、多发病。病人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发生梗阻会引起急性胆囊炎。GS继发梗阻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和胆囊癌等后果严重。世界各地专业组织发布过多个指南和共识,促进了GS的规范诊治,但仍存在许多争议问题。当前临床缺乏大样本全病程的相关研究,忽视GS的预防和早诊早治,造成个性化诊治不足。为了更好地开展预防、选择诊治方法、判断预后和随访,笔者根据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将GS病程发展分为4期。①成石期;②无症状无梗阻期;③炎症感染期,包括梗阻炎症、化脓坏疽和穿孔脓肿3个阶段;④继发病变期,包括胆囊形态及功能异常阶段、结石移位阶段、继发胆囊癌阶段。依据病理生理的分期,有利于在规范基础上的个性化诊治,使病人获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