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日本胃癌治疗指南2021(第6版)》解读及瑞金实践
    严超, 陆晟, 燕敏, 朱正纲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 28 (04): 326-354.   DOI: 10.16139/j.1007-9610.2023.04.010
    摘要1719)   HTML37)    PDF(pc) (4954KB)(6916)    收藏

    《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一直是日本乃至全球胃癌治疗领域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临床意义重大。2023年1月发表的英文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2021(第6版)》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诊疗方法,包括手术、内镜切除、化疗、随访等;第二部分为临床问题,包括对临床热点问题的建议和解释。本文将对该版指南进行中文解读,并对我院胃癌诊治的临床实践作简要介绍。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2022版《中国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其他原因所致甲状腺毒症诊治指南》解读
    许波进, 彭文芳, 黄珊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 28 (06): 512-519.   DOI: 10.16139/j.1007-9610.2023.06.05
    摘要1794)   HTML19)    PDF(pc) (889KB)(5513)    收藏

    《中国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其他原因所致甲状腺毒症诊治指南》(2022版)(以下简称“指南”)于2022年8月在《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正式发表。指南在2007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更新,共分为15个部分,内容更为详尽,涵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评估、治疗以及特殊类型甲状腺毒症的管理。新版指南提出107项推荐意见,其证据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新版指南的发布,为临床医师和相关医疗人员在甲状腺毒症诊疗中提供全面、可靠的指导建议。本文旨在提炼其核心观点和推荐策略,以便临床医师深入理解和有效应用这些最新的指导原则。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第5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解读:胆道系统肿瘤的更新及进展
    罗方秀, 马乾宸, 袁菲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 28 (02): 124-131.   DOI: 10.16139/j.1007-9610.2023.02.08
    摘要1292)   HTML26)    PDF(pc) (3365KB)(4377)    收藏

    第5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中,胆道系统肿瘤更新后总体改变不多。在良性肿瘤及癌前病变部分,将胆管上皮内瘤变的3级分类系统改为高级别与低级别两个级别。同时新增胆囊与胆管导管乳头状肿瘤伴相关浸润性癌。肝内胆管肿瘤分类中,新增胆管腺瘤和胆管腺纤维瘤。这两类疾病在以往版本,常在与胆管癌鉴别诊断中提到。第5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的肝内胆管癌分为小胆管亚型和大胆管亚型,并不再推荐使用胆管细胞癌和细胆管细胞癌的名称。肝外胆管癌首次列为单独部分,除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外,还包括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和未分化癌。另外,新版分类中增加了不少分子病理学相关的内容,为肿瘤的精准分类及诊断提供了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肝细胞癌外科治疗进展
    黄纪伟, 邱国腾, 曾勇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 (02): 113-118.   DOI: 10.16139/j.1007-9610.2022.02.005
    摘要364)   HTML3)    PDF(pc) (554KB)(2825)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中国ERCP的发展及展望
    李文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 28 (04): 279-282.   DOI: 10.16139/j.1007-9610.2023.04.001
    摘要1269)   HTML19)    PDF(pc) (838KB)(2375)    收藏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一种介入性内镜技术,在内镜和X线成像的引导下对胆胰疾病进行诊治。20世纪70年代始,中国开始引进ERCP技术。90年代,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改进,ERCP在中国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展ERCP。2000年后,中国的ERCP技术和设备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完善,许多大型医院开始设立ERCP中心。同时,学术交流和培训也促进了ERCP技术的教学和实践,培养了更多的专业人才。近年来,中国的ERCP水平不断提高,且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迭代。目前,ERCP已经成为中国内镜领域重要的技术之一,在胆胰疾病诊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ERCP的蓬勃发展归功于医学科学的进步、技术的改进以及几代ERCP专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热消融技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现况
    林庭伃 综述, 赵艳娜, 费健 审校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 28 (05): 477-482.   DOI: 10.16139/j.1007-9610.2023.05.14
    摘要423)   HTML6)    PDF(pc) (865KB)(1735)    收藏

    热消融是一项发展迅速的微创治疗技术,包含激光消融、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其应用于肝细胞癌和肾细胞腺癌等恶性疾病的治疗已获得显著性成功。近年来,该技术已逐渐被引入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治疗中。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热消融运用于PTMC的治疗有效且安全,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否作为一线治疗仍有许多争议。目前,陆续有指南和共识提出热消融治疗PTMC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在临床上也相继有许多PTMC热消融治疗后的相关随访报道。本文就热消融技术治疗PTMC的原理、适应证与禁忌证、有效性及安全性、与传统外科手术比较等进行总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在腹膜后肉瘤治疗中的价值
    王征, 包慈航, 蒋国梁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 (06): 506-510.   DOI: 10.16139/j.1007-9610.2022.06.05
    摘要586)   HTML15)    PDF(pc) (826KB)(1610)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第5版WHO消化道肿瘤分类与分期解读:结肠直肠肿瘤
    于颖彦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 (04): 312-317.   DOI: 10.16139/j.1007-9610.2021.04.008
    摘要1993)   HTML87)    PDF(pc) (589KB)(1582)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第5版WHO消化道肿瘤分类与分期解读:胃肿瘤
    于颖彦, 朱正纲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 (03): 207-210.   DOI: 10.16139/j.1007-9610.2020.03.007
    摘要2368)   HTML112)    PDF(pc) (439KB)(1379)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甲状腺微创手术的研究进展
    李佳敏, 康杰, 伍波, 樊友本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 28 (03): 273-277.   DOI: 10.16139/j.1007-9610.2023.03.016
    摘要496)   HTML10)    PDF(pc) (817KB)(1351)    收藏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基于人们对美容和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加之能量设备和机器人在医学领域不断发展,使外科医师推出疼痛少、美容效果好、精细化和高难度的微创术式。甲状腺手术在原有基础上,衍生出腔镜辅助的甲状腺切除术以及多途径入路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还有热消融、化学消融以及机器人辅助甲状腺切除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腹股沟疝诊治国际指南更新版(2023)》解读
    徐静, 庄秋林, 董瑞朝, 杨子昂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4, 29 (04): 316-322.   DOI: 10.16139/j.1007-9610.2024.04.08
    摘要433)   HTML12)    PDF(pc) (966KB)(1244)    收藏

    自2018版《腹股沟疝诊治国际指南》制定以来,不断有新的研究证据被报道。2023年10月国际疝外科组织在评估和筛选新证据后公布《腹股沟疝诊治国际指南更新版(2023)》。更新版对原指南的8个章节进行更新,共提出20个关键问题,制定39项新声明和32项推荐意见,其中16项为强烈推荐。本文结合临床关注的问题,对更新版进行梳理和解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胰腺癌伴发急性胰腺炎的诊治
    苗毅, 蒋奎荣,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9, 14 (05): 479-481.   DOI: 10.16139/j.1007-9610.a2349
    摘要528)      收藏
    由于胰头癌阻塞主胰管,常可导致胰腺体尾部发生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纤维化,但由此伴发急性胰腺炎者临床却少见,发病率<3%[1]。本文结合我院近年收治的胰腺癌伴发急性胰腺炎病例,对以急性胰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胰腺癌诊治作简要介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蛋白质赖氨酸甲基转移酶在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何熹, 史苑, 钱凯, 王卓颖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 28 (06): 563-567.   DOI: 10.16139/j.1007-9610.2023.06.013
    摘要293)   HTML3)    PDF(pc) (842KB)(1224)    收藏

    蛋白质赖氨酸甲基转移酶(protein lysine methyltransferase, PKMT)能催化组蛋白尾部和非组蛋白靶标上的赖氨酸残基甲基化。这类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可影响染色质的结构和紧密程度,进而影响基因表达。越来越多证据表明,PKMT的遗传改变会影响PKMT在组织中的正常表达从而发挥致癌或抑癌功能。在多种实体瘤中发现PKMT的表达与肿瘤病人的预后有关。本综述总结Zeste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ue 2, EZH2)、组蛋白-赖氨酸N-甲基转移酶2(histone-lysine N-methyltransferase 2, KMT2)家族和含有SET结构域及MYND结构域蛋白(SET and MYND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SMYD)家族三类主要PKMT的功能及其在甲状腺癌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肝内胆管癌——国内外专家共识及指南解读
    王冲, 程石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 26 (02): 124-129.   DOI: 10.16139/j.1007-9610.2021.02.008
    摘要626)   HTML22)    PDF(pc) (642KB)(1160)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第8版AJCC肝内胆管癌TNM分期的解读与验证
    施杰毅, 高强, 周俭, 樊嘉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8, 23 (03): 221-226.   DOI: 10.16139/j.1007-9610.2018.03.009
    摘要1343)      PDF(pc) (869KB)(1144)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胆囊结石病理生理进展分期和个性化诊治
    郑亚民, 顾利国, 许臣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 28 (02): 94-99.   DOI: 10.16139/j.1007-9610.2023.02.02
    摘要714)   HTML10)    PDF(pc) (799KB)(1141)    收藏

    胆囊结石(gallbladder stone, GS)是常见病、多发病。病人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发生梗阻会引起急性胆囊炎。GS继发梗阻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和胆囊癌等后果严重。世界各地专业组织发布过多个指南和共识,促进了GS的规范诊治,但仍存在许多争议问题。当前临床缺乏大样本全病程的相关研究,忽视GS的预防和早诊早治,造成个性化诊治不足。为了更好地开展预防、选择诊治方法、判断预后和随访,笔者根据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将GS病程发展分为4期。①成石期;②无症状无梗阻期;③炎症感染期,包括梗阻炎症、化脓坏疽和穿孔脓肿3个阶段;④继发病变期,包括胆囊形态及功能异常阶段、结石移位阶段、继发胆囊癌阶段。依据病理生理的分期,有利于在规范基础上的个性化诊治,使病人获益更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胃食管反流病的微创手术治疗现状
    艾克拜尔·艾力, 玉素江·图荪托合提, 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 28 (03): 208-214.   DOI: 10.16139/j.1007-9610.2023.03.006
    摘要372)   HTML6)    PDF(pc) (865KB)(1095)    收藏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GERD的治疗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因对病人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是GERD的标准外科治疗方法,因其术后会发生一些并发症,近年出现了多种新的替代微创手术方式,有望为GERD病人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外科微创手术方式包括磁性括约肌增强术、减重手术以及食管下括约肌电刺激疗法。内镜微创手术方式包括经口无创胃底折叠术、Stretta射频消融术以及抗反流黏膜切除术。本文主要阐述GERD的微创手术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胃癌基础与转化研究的热点问题
    李建芳, 余俊贤, 严超, 朱正纲, 刘炳亚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 28 (01): 7-16.   DOI: 10.16139/j.1007-9610.2023.01.02
    摘要604)   HTML13)    PDF(pc) (1009KB)(1055)    收藏

    胃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而胃癌的总体疗效不满意。临床上面临的早期诊断率低、肿瘤异质性、缺乏精确分型和精准治疗方案、治疗抵抗、复发与转移等问题是胃癌总体疗效不高的关键所在。为根本解决上述临床问题,需加强胃癌的基础研究,包括肿瘤基因组学、基因编辑、肿瘤微环境、炎症和衰老与肿瘤的关系、细胞分化障碍、细胞自噬与死亡、代谢紊乱、免疫治疗和药物开发等核心命题。本文将概述临床上胃癌治疗所面临的问题,并阐述针对这些临床问题的基础研究重点领域,为胃癌基础及转化研究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外泌体在胃癌中的研究展望
    范清泉, 宋晓玲, 顾钧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 28 (02): 177-180.   DOI: 10.16139/j.1007-9610.2023.02.17
    摘要505)   HTML2)    PDF(pc) (927KB)(1004)    收藏

    外泌体是直径40~150 nm的细胞外囊泡,广泛分布于各种体液中。我国胃癌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外泌体内含物以多种途径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肿瘤的微环境。外泌体可在胃癌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作用,作为早期的无创生物学标志物,也展现出药物运载体的潜能。本文综述近年来外泌体在胃癌发病机制和治疗中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影像组学在胃癌诊断中的新进展
    张欢, 陈勇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 28 (01): 42-48.   DOI: 10.16139/j.1007-9610.2023.01.07
    摘要972)   HTML8)    PDF(pc) (826KB)(906)    收藏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三。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影像组学这一定量化图像分析工具蓬勃发展。目前影像组学已应用于胃癌诊疗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聚焦于影像组学在胃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从鉴别诊断、分期和组织病理学标志物检测的角度进行详述,以揭示影像组学在胃癌的精准医疗中发挥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