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两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2022版《中国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其他原因所致甲状腺毒症诊治指南》解读
    许波进, 彭文芳, 黄珊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 28 (06): 512-519.   DOI: 10.16139/j.1007-9610.2023.06.05
    摘要2321)   HTML27)    PDF(pc) (889KB)(7081)    收藏

    《中国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其他原因所致甲状腺毒症诊治指南》(2022版)(以下简称“指南”)于2022年8月在《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正式发表。指南在2007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更新,共分为15个部分,内容更为详尽,涵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评估、治疗以及特殊类型甲状腺毒症的管理。新版指南提出107项推荐意见,其证据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新版指南的发布,为临床医师和相关医疗人员在甲状腺毒症诊疗中提供全面、可靠的指导建议。本文旨在提炼其核心观点和推荐策略,以便临床医师深入理解和有效应用这些最新的指导原则。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热消融技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现况
    林庭伃 综述, 赵艳娜, 费健 审校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 28 (05): 477-482.   DOI: 10.16139/j.1007-9610.2023.05.14
    摘要525)   HTML7)    PDF(pc) (865KB)(2677)    收藏

    热消融是一项发展迅速的微创治疗技术,包含激光消融、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其应用于肝细胞癌和肾细胞腺癌等恶性疾病的治疗已获得显著性成功。近年来,该技术已逐渐被引入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治疗中。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热消融运用于PTMC的治疗有效且安全,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否作为一线治疗仍有许多争议。目前,陆续有指南和共识提出热消融治疗PTMC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在临床上也相继有许多PTMC热消融治疗后的相关随访报道。本文就热消融技术治疗PTMC的原理、适应证与禁忌证、有效性及安全性、与传统外科手术比较等进行总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蛋白质赖氨酸甲基转移酶在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何熹, 史苑, 钱凯, 王卓颖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 28 (06): 563-567.   DOI: 10.16139/j.1007-9610.2023.06.013
    摘要381)   HTML3)    PDF(pc) (842KB)(2080)    收藏

    蛋白质赖氨酸甲基转移酶(protein lysine methyltransferase, PKMT)能催化组蛋白尾部和非组蛋白靶标上的赖氨酸残基甲基化。这类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可影响染色质的结构和紧密程度,进而影响基因表达。越来越多证据表明,PKMT的遗传改变会影响PKMT在组织中的正常表达从而发挥致癌或抑癌功能。在多种实体瘤中发现PKMT的表达与肿瘤病人的预后有关。本综述总结Zeste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ue 2, EZH2)、组蛋白-赖氨酸N-甲基转移酶2(histone-lysine N-methyltransferase 2, KMT2)家族和含有SET结构域及MYND结构域蛋白(SET and MYND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SMYD)家族三类主要PKMT的功能及其在甲状腺癌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腹股沟疝诊治国际指南更新版(2023)》解读
    徐静, 庄秋林, 董瑞朝, 杨子昂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4, 29 (04): 316-322.   DOI: 10.16139/j.1007-9610.2024.04.08
    摘要582)   HTML15)    PDF(pc) (966KB)(2061)    收藏

    自2018版《腹股沟疝诊治国际指南》制定以来,不断有新的研究证据被报道。2023年10月国际疝外科组织在评估和筛选新证据后公布《腹股沟疝诊治国际指南更新版(2023)》。更新版对原指南的8个章节进行更新,共提出20个关键问题,制定39项新声明和32项推荐意见,其中16项为强烈推荐。本文结合临床关注的问题,对更新版进行梳理和解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人工智能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研究展望
    笪倩, 阮淼, 费晓春, 王朝夫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4, 29 (05): 389-395.   DOI: 10.16139/j.1007-9610.2024.05.04
    摘要622)   HTML45)    PDF(pc) (1217KB)(1927)    收藏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常见的癌症之一。病理数字切片扫描仪的诞生及深度学习算法的不断迭代推动了人工智能(AI)技术在乳腺癌诊疗领域的创新。本文对当前AI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作介绍,并总结该领域遇到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多倍体肝细胞的生理功能及其病理性改变的相关疾病
    张亦凡, 鲁逸权, 郝风节, 王俊青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 28 (06): 574-579.   DOI: 10.16139/j.1007-9610.2023.06.015
    摘要430)   HTML6)    PDF(pc) (857KB)(1611)    收藏

    成人肝脏中20%~50%的肝细胞为含2套以上染色体的多倍体细胞,是独特的多倍体器官。肝细胞多倍体化始于断奶时胰岛素信号的改变,受多种细胞周期调控因子控制,实现在多倍体细胞比例、倍性和空间分布等方面的调控,对肝脏代谢、再生和抑制肿瘤形成有重要作用。但在慢性病毒性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肝细胞可因细胞周期检查点抑制、氧化应激出现病理性多倍体化并参与疾病进程。区分多倍体肝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异同,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慢性肝脏病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无功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2023指南解读
    韩亮, 刘昊楠, 仵正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4, 29 (01): 14-26.   DOI: 10.16139/j.1007-9610.2024.01.04
    摘要358)   HTML2)    PDF(pc) (962KB)(1309)    收藏

    2023年9月,Journal of Neuroendocrinology发表了欧洲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关于分化良好的无功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F-Pan-NET)的指南。该指南由来自多学科的具有丰富诊疗经验的专家就目前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10个棘手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形成共识,更新其诊疗管理和临床实践建议,并强调多学科参与是NF-Pan-NET诊疗的必需环节。笔者旨在对指南重点内容进行解读,以提供规范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流程。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2023年第2版NCCN肝细胞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施纯朝, 王葵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4, 29 (02): 99-105.   DOI: 10.16139/j.1007-9610.2024.02.02
    摘要643)   HTML6)    PDF(pc) (948KB)(1184)    收藏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作为肿瘤领域世界权威性非盈利联盟组织,每年持续更新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实践指南,已成为全球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的基准。目前NCCN肝细胞癌(HCC)临床实践指南已更新至2023年V2版,与2023年V1版相比,主要是讨论部分内容的更新。从2023.V1版开始,NCCN将HCC与胆管癌的临床实践指南拆分,更新主要集中于肿瘤筛查、诊断、手术、辅助治疗、局部治疗、系统治疗等方面,并首次新增分子检测。故在2023.V2版中将2023.V1版的更新再次着重列出。本文就最新指南和这两版的更新内容进行重点解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胆道恶性肿瘤分型新进展
    林志文, 刘红枝, 曾永毅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4, 29 (02): 114-120.   DOI: 10.16139/j.1007-9610.2024.02.04
    摘要297)   HTML0)    PDF(pc) (899KB)(957)    收藏

    胆道恶性肿瘤是一种基因组、表观遗传修饰和分子表达模式上存在高度异质性的肿瘤。即使相同病理形态和临床分期的胆道恶性肿瘤病人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也存在巨大差异。传统病理组织学分型和临床分型已不能满足精准医学时代的需求。分子分型能提供更个性化的癌症治疗方案,不仅有助于揭示肿瘤的发展机制并准确预测疾病的预后,且对于指导新型靶向药物的开发以及实施针对性肿瘤治疗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分子分型在癌症诊断、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笔者就近年来国内、外临床和基础的研究进展,系统阐述胆道恶性肿瘤的分型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围术期容量监测与治疗
    潘青波, 严俊, 罗艳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 28 (05): 402-408.   DOI: 10.16139/j.1007-9610.2023.05.02
    摘要336)   HTML3)    PDF(pc) (877KB)(950)    收藏

    围术期容量监测与治疗是临床麻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恢复有效血容量、保证器官组织氧供、稳定内环境等必不可少,也是术后快速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围术期合适的容量监测手段和液体治疗,能使血流动力学达到最优化,但目前术中容量监测方案仍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围术期各种容量监测手段的特点及其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阐述,探讨围术期容量监测与治疗策略,为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回顾和展望
    王雅琪, 夏凡, 章真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4, 29 (03): 220-229.   DOI: 10.16139/j.1007-9610.2024.03.07
    摘要608)   HTML2)    PDF(pc) (978KB)(912)    收藏

    对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标准治疗模式肿瘤退缩和保肛率仍有限,且无法降低远处转移率。放疗可促进机体免疫应答,放疗和免疫治疗联合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有望突破微卫星稳定(MSS)型结肠直肠癌的治疗困境。近年来,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逐渐展开,大多获得满意的肿瘤完全缓解率,为MSS型中、低位LARC病人保留器官功能提供新的选择。未来仍需更多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行验证,期待获得更好的保肛和远期生存获益。同时在放疗与免疫治疗模式、疗效准确评估等方面需进一步优化和努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ICU病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后分析(附81例报告)
    刘萌, 徐文, 戴赟麒, 谭若铭, 刘嘉琳, 顾飞飞, 陈尔真, 王晓丽, 瞿洪平, 邱毓祯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 28 (05): 454-462.   DOI: 10.16139/j.1007-9610.2023.05.11
    摘要427)   HTML1)    PDF(pc) (987KB)(903)    收藏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中重症病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 bloodstream infection, CRKP-BSI)的死亡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效果,为病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内81例CRKP-BSI病人的临床特征,评估死亡危险因素及不同抗菌药物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CRKP-BSI以腹腔来源和呼吸道来源的占比较多,分别为56.79%(46例)、22.22%(18例)。CRKP-BSI病人28 d死亡率及住院死亡率分别为54.32%(44例)、65.43%(53例)。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入院前患胆道疾病(P=0.026)、病人BSI发生时SOFA评分升高(P=0.006)为28 d死亡率独立危险因素。接受以替加环素为基础(44例)或以多黏菌素B(26例)为基础的抗生素治疗,两组28 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82%(25/44)比57.69%(15/26), P=0.943]。根据病人的年龄(≤65岁比>65岁)、性别、体质量指数(≤25 kg/m2比 >25 kg/m2)、APACHE Ⅱ评分(≤20分比>20分)、肾脏替代治疗及机械通气的使用分为不同亚组,各亚组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OFA评分及入院前胆道疾病病史是CRKP-BSI 28 d死亡率的危险因素。以替加环素为基础与以多黏菌素B为基础的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无差异。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的共识和争议
    刘杰, 先柯瑶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 28 (06): 507-511.   DOI: 10.16139/j.1007-9610.2023.06.04
    摘要431)   HTML5)    PDF(pc) (765KB)(880)    收藏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多数病人预后良好。手术、131I及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抑制是其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其中,TSH抑制治疗在DTC病人术后管理中发挥重要价值,具有降低复发风险、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长期生存的作用。同时,过度的TSH抑制可增加心血管系统和骨骼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目前对于各类病人血清TSH的抑制目标仍存在争议。在临床实践中,应权衡TSH抑制带来的收益及潜在风险,结合病人随访期间的动态评估,个体化制定血清TSH的目标范围。本文就DTC病人术后TSH抑制强度、效益与风险以及目前存在的争议进行阐述。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意外胆囊癌病人预后列线图模型的构建
    莫建涛, 曹瑞奇, 任加强, 耿智敏, 仵正, 程亚丽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4, 29 (01): 40-45.   DOI: 10.16139/j.1007-9610.2024.01.07
    摘要379)   HTML5)    PDF(pc) (939KB)(866)    收藏

    目的:构建并验证可有效预测意外胆囊癌(incidental gallbladder cancer,IGBC)病人预后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22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1例因IGBC而需根治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影响IGBC总体生存(OS)的影响因素。根据IGBC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利用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 C-index)和校准曲线来验证模型的性能。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来验证所绘制的列线图的预测精准度和净收益。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年龄、T分期、N分期、M分期、术前癌胚抗原(CEA)、术前糖类抗原(CA)19-9、术前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治疗方式、复发转移是影响IGBC病人根治术后远期生存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T分期、N分期、术前CA19-9、术前RDW-CV、术前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治疗方式、复发转移是影响IGBC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C-index为0.872。校准图显示列线图的良好性能。ROC曲线下面积为0.869,证实列线图的高精准度。DCA证实列线图模型的高净获益。结论: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准确、直观地预测IGBC病人根治术后生存概率。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2023年第2版《NCCN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
    陈佳浩, 姜翀弋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4, 29 (01): 10-13.   DOI: 10.16139/j.1007-9610.2024.01.03
    摘要590)   HTML5)    PDF(pc) (860KB)(816)    收藏

    胰腺癌是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结合最新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不断更新推出胰腺癌的临床实践指南以指导胰腺癌的规范化诊疗。2023年5月4日与6月19日《NCCN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分别进行了两次更新。相较于2022年第2版,这两次更新主要集中于最新的免疫/靶向治疗进展、NALIRIFOX方案的引入以及体能状态中等病人治疗方案的补充。本文结合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对最新《NCCN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新进行解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21基因检测在早期乳腺癌辅助放疗中的应用
    唐筱璐, 华鑫, 曹璐, 陈佳艺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4, 29 (03): 270-276.   DOI: 10.16139/j.1007-9610.2024.03.15
    摘要357)   HTML2)    PDF(pc) (895KB)(783)    收藏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随着基因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的发展,乳腺癌的全身治疗逐渐进入个体化医疗时代。但是乳腺癌的辅助放疗决策仍然主要依赖于临床病理因素,缺乏科学可靠的工具来指导不同人群的精准放疗。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型乳腺癌是乳腺癌最常见的分子亚型,21基因复发评分(RS)(Oncotype Dx™, Genomic Health, Redwood City, CA)是一种商业可用的乳腺癌基因组测试。本文回顾了目前关于21基因RS用于HR阳性HER2阴性早期乳腺癌放疗决策的研究证据。目前的临床研究支持21基因RS对辅助放疗疗效具有预测价值,该领域几项大规模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甲状腺肿瘤微创外科进展
    江弘毅, 郑传铭, 葛明华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 28 (06): 491-495.   DOI: 10.16139/j.1007-9610.2023.06.01
    摘要322)   HTML24)    PDF(pc) (826KB)(661)    收藏

    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人们开始关注除根治外,如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传统的开放手术已无法满足所有病人的需求。近年来,腔镜、消融、机器人等各种微创手段不断创新蓬勃发展,可供选择的术式较多。笔者就如何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最合适的术式,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对甲状腺肿瘤微创外科的进展作介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T1期结肠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陈芳倩, 冯雯卿, 赵敬坤, 宗雅萍, 陆爱国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4, 29 (04): 358-364.   DOI: 10.16139/j.1007-9610.2024.04.14
    摘要295)   HTML6)    PDF(pc) (985KB)(652)    收藏

    结肠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筛查手段的普及与内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T1期结肠直肠癌得以发现。准确预测其淋巴结转移风险,对指导临床治疗决策、降低并发症和死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T1期结肠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涵盖临床病理特征、分子表型及遗传特征等多个方面。部分研究通过综合这些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优于目前临床指南,对临床很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CAR-T细胞免疫治疗结肠直肠癌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张天帅, 周乐其 综述, 于冠宇, 张卫 审校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 28 (05): 483-487.   DOI: 10.16139/j.1007-9610.2023.05.15
    摘要666)   HTML9)    PDF(pc) (872KB)(639)    收藏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CAR-T细胞)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的全新方法,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获得显著成效。结肠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作为实体肿瘤,具有与血液肿瘤不同的特性,这对CART细胞免疫治疗靶点的选取及治疗效果都存在着一定制约。因此,需根据CRC的特征选择特异性高和有效性强的治疗靶点,同时还需突破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实体肿瘤微环境等限制因素,使该疗法在CRC治疗中得以应用。本文旨在归纳CAR-T细胞免疫治疗CRC选择治疗靶点的策略,分析该治疗方式治疗CRC的制约因素,并展望CAR-T细胞免疫治疗CRC的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黏弹性止血试验导向的创伤性凝血病诊治
    沈拓, 朱峰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 28 (05): 425-431.   DOI: 10.16139/j.1007-9610.2023.05.06
    摘要326)   HTML2)    PDF(pc) (896KB)(596)    收藏

    创伤性凝血病的诊治是严重创伤病人救治的重要一环。创伤性凝血病有创伤性高凝血症及创伤性低凝血症两种表型。创伤病人早期的凝血功能障碍表型多变。黏弹性止血试验能反映创伤病人凝血全貌,可以指导临床医师快速识别创伤性凝血病的不同表型,并针对不同凝血指标障碍进行精细化管理。本文介绍了黏弹性止血试验常见的检测方式及其原理,并结合当前国内外文献报道,总结了不同分型下的创伤性凝血病的基于黏弹性止血试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给广大临床医师提供临床诊治思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