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
    王刚, 齐金蕾, 刘馨雅, 任汝静, 林绍慧, 胡以松, 李海霞, 谢心怡, 王金涛, 李建平, 朱怡康, 高梦伊, 杨竣杰, 王怡然, 井玉荣, 耿介立, 支楠, 曹雯炜, 徐群, 余小萍, 朱圆, 周滢, 王琳, 高超, 李彬寅, 陈生弟, 袁芳, 窦荣花, 刘晓云, 李雪娜, 尹雅芙, 常燕, 徐刚, 辛佳蔚, 钟燕婷, 李春波, 王颖, 周脉耕, 陈晓春, 代表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编写组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 23 (03): 219-256.   DOI: 10.16150/j.1671-2870.2024.03.001
    摘要15547)   HTML1125)    PDF(pc) (3389KB)(12466)    收藏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人口结构的显著变化,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老年性疾病问题愈发受到关注,尤其是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为代表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挑战。近年来,中国的AD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对患者家庭、社会乃至整个医疗保健系统构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为了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响应国家“健康中国行动”的号召,推动医疗模式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维护转变,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牵头,组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福建医科大学等多家权威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编撰了《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该报告在2021、2022、2023年系列版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了中国AD的流行病学数据,深入分析了疾病经济负担的最新情况,并全面评估了我国AD诊疗服务的现状和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的发布,不仅体现了我国在AD研究和防控方面的进步和努力,也彰显了全社会对老年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本报告将为AD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和有力的数据支持,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针对性的卫生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专业依据,同时也为促进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期待通过这份报告的传播和应用,不仅能为专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公众对AD的认识,促进社会各界共同推动我国老年健康事业的发展,为实现“健康老龄化”而持续赋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1
    任汝静, 殷鹏, 王志会, 齐金蕾, 汤然, 王金涛, 黄强, 李建平, 谢心怡, 胡勇博, 崔诗爽, 余小萍, 朱圆, 刘馨雅, 朱怡康, 林绍慧, 王怡然, 黄延焱, 胡以松, 王学锋, 王鸿利, 褚敬申, 王颖, 李春波, 周脉耕, 王刚, 代表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编写组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 (04): 317-337.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4.001
    摘要12045)   HTML632)    PDF(pc) (3337KB)(10481)    收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与成功老龄化对应的老年性疾病对国民的影响日益突出,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izheimer's disease,AD)及相关认知障碍尤为突出和显著。目前,中国AD发病率、患病率及死亡率仍持续增高,AD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第5位,给居民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日渐加重。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促进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维护转变,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等单位专家联合编撰了本报告。本报告动态跟踪报道我国的AD流行趋势,综合评价我国的AD疾病经济负担,全面揭示我国的AD诊疗现状以及现有的相关公共卫生资源,旨在为AD的防治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为政府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专业支持依据,为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信息平台。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同伴反馈对英语学习者语用习得的作用研究
    魏冉
    当代外语研究    2017, 17 (03): 96-102.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7.03.017
    摘要370)      PDF(pc) (1262KB)(7045)    收藏
    本文以102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被试,采用“前测—后测—延迟后测”的实验设计,考察两种反馈类型(同伴提示反馈、同伴重铸)对学习者语用请求习得(理解性习得、产出性习得)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两种同伴反馈都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语用水平,其中二者对理解性语用习得的作用相当,对产出性语用习得,同伴提示反馈的作用效果优于同伴重铸。在反馈效应的持续性方面,两种同伴反馈对理解性语用习得的长期效果均良好,与同伴提示反馈相比,同伴重铸对产出性语用习得的长期效果没有得到保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2022年全球卒中数据报告解读
    唐春花, 郭露, 李琼, 张莉莉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 22 (03): 238-246.   DOI: 10.16150/j.1671-2870.2023.03.06
    摘要7205)   HTML287)    PDF(pc) (2270KB)(6978)    收藏

    2022年,世界卒中组织在旗下《国际卒中杂志》上发表了2项最新全球卒中统计报告,更新了全球的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布,分析了性别和地理差异,并提供了卒中归因危险因素最新数据。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卒中仍然是世界上第二大死亡原因,也是第三大残疾合并死亡原因,从1990年至2019年,卒中的疾病负担(按绝对病例数计算)大幅增加,目前全球卒中负担以较大比例分布于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且70岁以下人群卒中患病率和发病率显著增加。全球卒中的五大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收缩压、高体重指数、高空腹血糖、大气颗粒物污染和吸烟。中国卒中防治正面临巨大挑战,卒中已成为中国成人致死、致残的第一位病因,也是中国伤残调整生命年的首位原因。中国卒中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在地理上存在“北高南低、中部突出”趋势;农村地区患病率高于城市;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低于发达国家;缺血性卒中的疾病负担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出血性卒中则趋于下降;卒中防治知晓率低。综上,积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卒中分级防控体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日本胃癌治疗指南2021(第6版)》解读及瑞金实践
    严超, 陆晟, 燕敏, 朱正纲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 28 (04): 326-354.   DOI: 10.16139/j.1007-9610.2023.04.010
    摘要1717)   HTML37)    PDF(pc) (4954KB)(6897)    收藏

    《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一直是日本乃至全球胃癌治疗领域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临床意义重大。2023年1月发表的英文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2021(第6版)》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诊疗方法,包括手术、内镜切除、化疗、随访等;第二部分为临床问题,包括对临床热点问题的建议和解释。本文将对该版指南进行中文解读,并对我院胃癌诊治的临床实践作简要介绍。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 年版)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淋巴水肿治疗学组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1, 17 (6): 1-.  
    摘要662)      PDF(pc) (2707KB)(6615)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2023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
    宋陆茜, 常春康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 22 (02): 116-120.   DOI: 10.16150/j.1671-2870.2023.02.002
    摘要877)   HTML32)    PDF(pc) (904KB)(6189)    收藏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血液系统中较为常见的一组髓系恶性克隆性疾病。不同分型的MDS患者,其临床表现及自然病程各异,加上历史上不同分型系统及版本的迭代,对其诊断、分型及治疗方案选择造成了一定困扰。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于2022年9月发布了2023年第1版NCCN的MDS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是基于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和最新研究进展而制定的MDS临床实践标准,其受到全球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许多临床医师对MDS的认识不足,与国际MDS诊断及治疗水平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将对该指南发布内容进行解读,并与既往相关指南比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典型张力腿平台整体结构强度分析方法研究
    李阳, 时忠民, 谢彬, 谢文会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    2014, 1 (1): 3-13.  
    摘要565)   HTML4)    PDF(pc) (3686KB)(6177)    收藏

    重点针对一种典型张力腿平台(TLP)进行了整体结构强度分析研究, 以验证平台结构完整性设计的环境能够抵御恶劣海况的冲击.首先, 建立了一种典型张力腿平台的整体有限元模型, 平台主体结构按实际设计建立, 上甲板结构通过甲板及梁模型对应简化.通过对操作和极端条件下载荷分析, 得到平台危险波浪工况下载荷设计波参数.随后, 将波浪载荷映射到整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将张力腿上端位置建模简化为弹簧单元来反映包括旋转在内的6个自由度.最后, 通过结构有限元计算软件得到结构在各危险工况下的最大等效应力及应力分布趋势, 其中针对35个控制单元组, 得到对应每种单元组的波浪的浪向及相位.分析结果及张力腿平台整体结构强度分析方法可供其他海洋平台强度分析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2023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多发性骨髓瘤指南》(第2版)更新解读
    陶怡, 糜坚青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 22 (02): 121-126.   DOI: 10.16150/j.1671-2870.2023.02.003
    摘要2572)   HTML77)    PDF(pc) (1042KB)(5909)    收藏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血液系统第二大恶性肿瘤。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MM患者的生存得到了明显改善,中位生存时间达7~10年,但高危MM患者的生存期仍不足3年,延长高危MM患者生存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最新发布了2023年第2版《多发性骨髓瘤指南》(以下简称2023.v2版指南)。该指南与2022年第5版比较,在诊断方面的更新主要体现在以表格形式对高危MM作了详细描述,既包括含有1q21获得/扩增的细胞遗传学高危因素,又包括如髓外病变、肾功能衰竭、虚弱等临床高危因素。在治疗方面,2023.v2版指南更新仍强调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新药时代的重要性,并认为判断患者是否适合移植,需根据初始治疗后患者的情况作动态调整。2023.v2版指南在MM初始诱导治疗中将新一代蛋白酶体抑制剂卡非佐米推荐升级,在维持治疗中将CD38单抗推荐升级;复发后的治疗选择也将这些新药和新一代免疫调节剂泊马度胺的组合列为首选方案。对高危MM的诊断技术和指南更新推荐的新药,目前在我国临床均已有应用,极大提高了临床医师对“临床治愈”MM的信心。全面解读2023.v2版指南更新,有望提升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进一步改善我国MM患者群体,尤其是高危MM患者的预后。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2022版《中国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其他原因所致甲状腺毒症诊治指南》解读
    许波进, 彭文芳, 黄珊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 28 (06): 512-519.   DOI: 10.16139/j.1007-9610.2023.06.05
    摘要1794)   HTML19)    PDF(pc) (889KB)(5497)    收藏

    《中国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其他原因所致甲状腺毒症诊治指南》(2022版)(以下简称“指南”)于2022年8月在《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正式发表。指南在2007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更新,共分为15个部分,内容更为详尽,涵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评估、治疗以及特殊类型甲状腺毒症的管理。新版指南提出107项推荐意见,其证据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新版指南的发布,为临床医师和相关医疗人员在甲状腺毒症诊疗中提供全面、可靠的指导建议。本文旨在提炼其核心观点和推荐策略,以便临床医师深入理解和有效应用这些最新的指导原则。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结核病报告2022》解读
    梁晨, 于佳佳, 唐神结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 22 (01): 21-30.   DOI: 10.16150/j.1671-2870.2023.01.004
    摘要2125)   HTML57)    PDF(pc) (1105KB)(5277)    收藏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发布了新的《全球结核病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加重了结核病的负担,严重影响了全球结核病控制的进程。2021年,WHO共批准6项用于结核病诊断和抗结核药物耐药性检测的分子诊断技术,推荐3种用于筛查结核病的基于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的新型皮肤试验。为减轻患者和医疗系统的负担,WHO推荐了“4个月方案”治疗药物敏感结核病和4套耐多药和利福平耐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rifampicin resistant-tuberculosis,MDR/RR-TB)短程方案,治疗耐药结核病。目前有26种抗结核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至少有22项临床试验在开展治疗结核感染的药物和方案的评估。我国的结核病疫情仍十分严重,2021年,我国结核病新发患者数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排第3位。2021年,全国共报告肺结核病例639 548例,死亡1 763例,报告发病率为45.37/10万,报告死亡率为0.13/10万,MDR/RR-TB患者例数居全球第4位。WHO推荐治疗耐药性结核病方案是否适合我国,尚需验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医疗美容类面部注射填充材料评价
    赵琛玉, 李崇崇, 孙雪, 等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3, 19 (5): 517-.  
    摘要526)      PDF(pc) (874KB)(4879)    收藏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医疗美容的需求大幅增加,医用生物材料大量应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有必要进一步提高。目前,国内所采用的是理化性质及生物学评价,然而临床上的有效性是一个多方面的评价,无统一标准,大多主要采用客观指标量化分析,主观感受属于次要标准。本文对目前主要的面部填充物及其理化性能评价方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HIV感染/AIDS合并结核病的临床及免疫学特点研究进展
    郭静, 沈银忠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 20 (04): 401-406.   DOI: 10.16150/j.1671-2870.2021.04.014
    摘要415)   HTML5)    PDF(pc) (551KB)(4642)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第5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解读:胆道系统肿瘤的更新及进展
    罗方秀, 马乾宸, 袁菲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 28 (02): 124-131.   DOI: 10.16139/j.1007-9610.2023.02.08
    摘要1291)   HTML26)    PDF(pc) (3365KB)(4372)    收藏

    第5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中,胆道系统肿瘤更新后总体改变不多。在良性肿瘤及癌前病变部分,将胆管上皮内瘤变的3级分类系统改为高级别与低级别两个级别。同时新增胆囊与胆管导管乳头状肿瘤伴相关浸润性癌。肝内胆管肿瘤分类中,新增胆管腺瘤和胆管腺纤维瘤。这两类疾病在以往版本,常在与胆管癌鉴别诊断中提到。第5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的肝内胆管癌分为小胆管亚型和大胆管亚型,并不再推荐使用胆管细胞癌和细胆管细胞癌的名称。肝外胆管癌首次列为单独部分,除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外,还包括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和未分化癌。另外,新版分类中增加了不少分子病理学相关的内容,为肿瘤的精准分类及诊断提供了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DNA甲基化检测助力肿瘤早期筛查和诊断
    刘益飞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 22 (04): 393-401.   DOI: 10.16150/j.1671-2870.2023.04.011
    摘要1834)   HTML43)    PDF(pc) (1010KB)(4017)    收藏

    DNA甲基化是国内外癌症早筛采用的常用检测指标。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抑癌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可导致基因表达下调或关闭,从而激活原癌基因的表达,促使肿瘤发生。用于DNA甲基化检测的样本主要采用脱落细胞、血液样本和石蜡包埋组织。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SP)、核酸质谱、甲基化芯片、亚硫酸氢盐测序、第二代测序技术等。与突变检测相比,DNA甲基化的检测优势在于其肿瘤特异性高、可检测位点多、信号丰度高,且可实现组织溯源。目前,DNA甲基化检测被主要运用在临床脑胶质瘤用药指导、肺癌辅助诊断和高危分流、膀胱癌高危分流和复发监测、宫颈癌高危分流、结直肠癌和胃癌早期筛查及复发监测。在实现大规模临床常规应用前,需注意精准定位DNA甲基化检测的应用场景,相对于耐受性良好的内镜检查,其高危分流的刚需性可能会下降。在辅助诊断病理诊断灵敏度较低的肿瘤、肿瘤监测和预后评估方面,DNA甲基化检测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检测流程和质量管理的规范,DNA甲基化检测会被更广泛地运用于临床,提高肿瘤的早筛和诊断灵敏度。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治新认识
    丁永杰, 张柳, 李庆云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 22 (04): 323-331.   DOI: 10.16150/j.1671-2870.2023.04.001
    摘要646)   HTML23)    PDF(pc) (946KB)(4012)    收藏

    肿瘤相关血栓(cancer-associated thrombosis,CAT)是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仅次于肿瘤自身进展,并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和再住院,造成严重的社会医疗负担。JAK2、ALK、KRAS突变等肿瘤特异性基因突变与实体肿瘤患者的CAT风险密切相关。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有很高的CAT风险,1年的累计发病率为10.86%。因此,准确的风险评估至关重要。Khorana评分(Khorana risk score,KRS)是首个评估CAT风险的模型,并已在多项研究中得到验证。新一代模型是基于KRS的升级改良,如Vienna CAT模型、PROTECHT模型、CONKO模型,但尚未经过大规模的外部验证。由于肿瘤与CAT密切相关,国内外制定了多个CAT相关预防指南,均建议肿瘤术后患者接受预防性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是最广泛用于预防CAT的抗凝药物,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ew oral anticoagulants,NOAC)亦被用于CAT预防。预防性抗凝治疗虽有导致大出血发生率增加的风险,但患者总体获益大于风险。治疗CAT的策略复杂,NOAC可作为非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一线药物,而胃肠道肿瘤患者抗凝首选LMWH。由于CAT患者同时接受抗凝治疗与抗肿瘤治疗,故需考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注意避免药物所致的出血,尤其是联合用药对NOAC药代动力学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CAT抗凝治疗的最佳持续时间,指南均建议CAT初发患者完成3~6个月抗凝治疗后,应继续接受无限期的抗凝。医师在确定肿瘤患者的抗凝疗程时,应评估血栓复发风险、出血风险,优化治疗方案。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1990年至2020年间全球及我国肺癌的发病流行趋势及防控措施
    王泽洲, 郑莹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 22 (01): 1-7.   DOI: 10.16150/j.1671-2870.2023.01.001
    摘要2295)   HTML60)    PDF(pc) (946KB)(3987)    收藏

    1990年至2020年间,全球肺癌新发病例数不断增长,其间发病率保持稳定,但全球肺癌发病呈现性别、地区、年龄、组织学类型分布变化趋势。男、女发病率数据差异不断缩小,男性世界人口年龄标化发病率(世标发病率)下降12.5%,女性世标发病率上升22.3%。1998年至2012年,肺癌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男性肺癌世标发病率均有下降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分别为-1.6%、-0.6%和-2.5%;而女性肺癌发病率,除了北美洲表现出下降趋势,其他地区则呈现出上升趋势。1998年至2012年,全球各地区的肺癌平均发病年龄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亚洲男性的肺癌平均发病年龄增幅最大,从1998年的67.21岁增加到2012年的69.14岁。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鳞状细胞癌占肺癌的构成比就呈现下降趋势,2004年起,腺癌已成为世界上最常见的肺癌组织学类型。2020年,我国是全球每年新发肺癌病例数最多的国家,达539 181例。1989年至2008年,我国城乡肺癌发病率比由2.07降至1.14,城乡间的肺癌发病水平差异已明显缩小;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在上升,而一些肺癌高发地区则得到了控制。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烟草的控制形势严峻,控制职业暴露也是我国预防肺癌发生的关键,环境污染造成肺癌的风险逐步走低,建立肺癌危险因素的监测网络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中国血友病诊治报告2023
    薛峰, 戴菁, 陈丽霞, 刘葳, 张厚强, 吴润晖, 孙竞, 张心声, 吴竞生, 赵永强, 王学锋, 杨仁池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 22 (02): 89-115.   DOI: 10.16150/j.1671-2870.2023.02.001
    摘要3515)   HTML106)    PDF(pc) (1494KB)(3986)    收藏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罕见病的防治。作为罕见病的代表疾病之一,我国的血友病防治取得了较大进步。1986年至1989年,全国血友病研究协作组按统一的方法及标准开展了我国的血友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血友病患病率为2.73/10万人口,国内各地区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4年,荟萃分析显示我国的血友病患病率为2.8/10万。2018年,基于天津城市人口的数据,推算天津当地的血友病患病率为3.09/10万。随着血友病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要求申请血友病综合管理中心和诊疗中心的医院必须能独立开展血友病诊断相关筛查试验和确诊试验。血友病诊断中,对于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我国多数实验室通常采用基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检测的一期法(凝固法)。但需注意,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血友病需采用2种以上的活性检测方法。我国患者F8基因的各突变类型与国际数据报道类似;我国患者F9基因突变以单个碱基点突变为主,未发现突变热点。截至2023年6月,我国共有261家中心通过全国血友病登记系统,登记包括血友病在内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共计4万余例。我国的血友病治疗史经过不充分按需治疗、小剂量预防治疗探索等,目前已经往更高疗效的较高剂量预防及个体化预防治疗迈进。本报告基于登记数据及文献,全面总结我国血友病领域临床研究以及医疗保障方面的进展,分析不足之处,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血友病诊疗水平指明方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无人飞行器自主决策与规划技术综述
    程昊宇, 张硕, 刘泰涞, 徐胜利, 黄汉桥
    空天防御    2024, 7 (1): 6-15.  
    摘要852)      PDF(pc) (994KB)(3891)    收藏
    面向未来高动态、强对抗、强拒止的作战环境,智能化水平成为制约无人飞行器执行任务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作战效能提升的主要因素。围绕无人飞行器自主决策与规划技术这一难度高、发展快、前景广的研究方向,综述了自主决策与规划技术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未来发展方向:首先,结合无人飞行器的发展研究历程与现状,指出了开展自主决策与规划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其次,对当前自主决策与规划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最后,对无人飞行器自主决策与规划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中国特色学术能走向世界吗?
    曲卫国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 (4): 13-26.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0.04.002
    摘要314)   HTML1)    PDF(pc) (2000KB)(3813)    收藏

    近些年来,提出发展中国特色学术的呼声越来越高,但鲜有讨论现代化条件下的“中国特色学术”意味着什么,鲜有讨论特色学术是否有科学的可能,更鲜有探讨中国特色学术走向世界的后果。本文对主张发展中国特色外语教学理论的国情论和传统论提出质疑,认为他们所鼓吹的特色学术是出于非学术的考量,并特别指出了“产出导向法”的所谓中国特色来源的非学术性问题。这些考量无视科学研究超越传统、超越族裔的基本常识,其后果只能使中国的学术另类化。另类化的学术除了展品价值,并不能为世界所理解,更不能作为理论和方法得到世界的运用。因此,特色学术非但不能使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反而会阻断中国学术在世界成功的可能。学术唯有是世界的,才能是民族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国外小型巡飞弹发展分析及其预警系统应对策略研究
    李超, 李浩, 苏号然
    空天防御    2023, 6 (3): 58-65.  
    摘要545)      PDF(pc) (1082KB)(3804)    收藏
    在纳卡冲突和俄乌冲突中,小型巡飞弹的实战应用再次引起了世界各军事强国对巡飞弹的重视。本文以国外小型巡飞弹为主要研究对象,论述了巡飞弹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几种典型小型巡飞弹的发展现状及最新作战应用发展动态,并对几款小型巡飞弹性能参数进行了归纳对比。通过分析小型巡飞弹的典型作战应用类型以及作战优势,对未来预警系统应对小型巡飞弹作战提出了对策建议,为预警系统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中国老年骨髓增生异常性肿瘤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4版)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MDS专委会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 23 (03): 285-296.   DOI: 10.16150/j.1671-2870.2024.03.006
    摘要1611)   HTML79)    PDF(pc) (1106KB)(3717)    收藏

    骨髓增生异常性肿瘤(myelodysplastic neoplasms, 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经细胞和(或)祖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肿瘤。欧美流行病学调查揭示,MDS发病率为(4~5)/10万,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中位诊断年龄为73~76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2001年诊断标准,在2004年至2007年对中国上海地区约390万人的调查中发现,MDS平均发病率为1.51/10万,中位发病年龄为62岁,其中约1/3的患者会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53%的患者因血细胞减少引发的感染、出血或合并症而死亡。老年MDS患者由于合并症较多、体质较弱,无论是治疗选择、疾病转归都有其特点。老年MDS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均稍高于年轻患者,而其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较年轻患者明显增高。此外,老年MDS患者发生基因突变的数量更多,平均每例患者可发生1.8个基因突变,其中以ASXL1TET2SF3B1STAG2SRSF2TP53突变更多见;而年轻患者的突变数量为平均每例患者发生1.2个基因突变,且以U2AF1ASXL1RUNX1突变较常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是MDS唯一的根治疗法,年轻患者可行清髓性移植,但老年患者只能行减低剂量预处理(reduced-intensity conditioning, RIC)的allo-HSCT治疗。老年MDS患者的自然病程和预后差异很大,由年龄(>70岁)、脆弱指数、分子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nternational prognosis scoring system, IPSS)分组等组成的MDS综合预后评分,能更好地预测MDS患者化疗的耐受性和治疗不良反应。本共识根据国内外老年MDS研究的最新循证证据,经学组专家共同讨论后制定,旨在规范中国老年MDS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的全程管理。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上海地区36 857例胃镜胃息肉检出率及临床特征分析
    周郁芬, 王柏凯, 罗芳秀, 徐莹, 丁燕飞, 袁晓琴, 陈平, 吴云林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 19 (04): 420-425.   DOI: 10.16150/j.1671-2870.2020.04.018
    摘要527)   HTML0)    PDF(pc) (632KB)(3704)    收藏

    目的: 分析上海地区胃息肉(gastric polyp, GP)的胃镜检出率及GP的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2012年12月至2019年5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行胃镜检查者36 857例,统计胃镜GP检出率及相关病理资料。结果: 36 857例行胃镜检查者中有3858例检出GP,检出率为10.47%。≥60岁的患者中,检出GP患者3 858例,检出率为14.75%。与其他年龄组(<30岁、30~39岁、40~49岁、50~59岁)相比,≥60岁患者中息肉直径≥2 cm的构成比较高,为1.8%(P<0.05),腺瘤性息肉的构成比也较高(1.9%)(P<0.05),合并上皮内瘤变患者45例,占2.9%,构成比明显较高(P<0.05),特别是其中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年龄均≥60岁。与<60岁的患者相比,≥60岁的GP患者中合并萎缩性胃炎、肠化生者的构成比明显较高,分别为22.4%、34.0%(P均<0.05);与此相反,存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GP患者中,≥60岁者合并Hp感染的构成比较低(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相对60岁以下人群而言,≥60岁人群GP检出率较高,为14.75%;与<60岁的GP患者相比,≥60岁GP患者其息肉直径≥2 cm、腺瘤性息肉构成比较高,其合并上皮内瘤变、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的构成比也较高,故对于≥60岁的患者需更加重视GP的检出及病理检查。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造血淋巴肿瘤MDS和AML分类更新解读
    叶向军, 卢兴国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 22 (05): 421-428.   DOI: 10.16150/j.1671-2870.2023.05.002
    摘要1589)   HTML50)    PDF(pc) (1392KB)(3490)    收藏

    基于修订的第4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造血淋巴肿瘤分类之后相关领域积累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进展,WHO在2022年提出了第5版造血淋巴肿瘤分类(以下简称第5版分类)。第5版分类中骨髓增生异常性肿瘤/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neoplasms/syndrome,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与第4版分类有较大更新,在临床实践中对疾病诊断和治疗,乃至疾病登记、科研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发表于Leukemia杂志出版的第5版分类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官方网站上发布的第5版分类测试版进行解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2022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诊疗指南》(第4版及第5版)解读
    陈国群, 蔡姣迪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 22 (01): 8-13.   DOI: 10.16150/j.1671-2870.2023.01.002
    摘要1511)   HTML37)    PDF(pc) (900KB)(3351)    收藏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排名第一的癌症,每年约有180万患者死于肺癌,占所有癌症死亡病例的18.0%。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在所有肺癌患者中占比超过85%。我国每年的新发肺癌病例超过70万,且每年有超过60万例患者死于肺癌,占所有癌症死亡患者的21.7%。2022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更新了第4版、第5版肺癌临床诊疗指南。相比第3版指南,第4版指南新增了ERBB2HER2)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治中的参考意义,更新的内容主要聚焦于HER2突变作为标准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及HER2突变患者的治疗,推荐对转移性NSCLC患者行HER2突变检测,并推荐将德喜曲妥珠单抗及恩美曲妥珠单抗作为HER2突变阳性患者的二线治疗药物。但这2种药物在我国尚处于临床实验中,对于存在HER2突变的NSCLC患者,其治疗策略还需临床医师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量,且需更多的国内实验数据支持。第5版指南则扩大了纳武单抗的使用范围,标志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高血压报告》(2023年)概要及解读
    张冬燕, 李燕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 23 (03): 297-304.   DOI: 10.16150/j.1671-2870.2024.03.007
    摘要1968)   HTML54)    PDF(pc) (945KB)(3339)    收藏

    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发布了首个《全球高血压报告—与无声杀手的赛跑》,报告涵盖了全球高血压的流行情况和管理方法,分析了高血压导致的死亡及疾病负担,探讨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评价了降压治疗的成本效益,并介绍了多国高血压管理的成功案例,尤其是HEARTS高血压防控计划的全球推广情况。高血压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严重危害健康。过去30多年间,全球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或服用降压药物)患者的数量翻了一倍,从1990年的6.5亿增长至2019年的13亿,在30~79岁的全球高血压患者中,大约54%诊断为高血压,其中42%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而仅有21%得到控制。2019年,全球范围内超过一半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可归因于收缩压升高,如果全球范围内将高血压控制率提高到50%,从2023年至2050年间可以避免7 600万人死亡。人群水平的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盐和低钾摄入、饮酒、缺乏运动、空气污染等。WHO支持通过减少膳食钠摄入,增加钾摄入、限制饮酒、戒烟、增加运动和改善空气污染等方式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治疗方面,WHO指南建议对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的个体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对于特定人群,收缩压在130~139 mmHg之间时也建议开始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同时推荐使用单片复方制剂进行联合治疗,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持久性。我国高血压的流行趋势和管理情况同样令人关注。高血压是我国人群中重要的死亡和疾病负担因素,通过学习和借鉴全球高血压管理的成功经验,可以加强我国高血压的预防、控制和监测工作,特别是推动HEARTS技术包在我国的应用,以提升高血压管理效果。该报告旨在提醒人们重点关注非传染性疾病,特别是高血压这一公共卫生挑战,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和成功案例明确了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性,并为各国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实现2025年将未控制高血压比例较2010年相对下降25%的全球目标而共同努力。本文结合中国高血压病的流行趋势与管理情况对该报告进行简要解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人类命运共同体”英译在英语社会的传播与接受——基于G20国家新闻报道的研究
    许文胜, 方硕瑜
    当代外语研究    2020, 20 (4): 82-95.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0.04.009
    摘要949)   HTML9)    PDF(pc) (2901KB)(3227)    收藏

    本文以自建的G20国家主流媒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新闻报道语料库为研究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考察该术语的传播与接受情况。主题词和搭配分析表明,该术语是外交热词,有效传播受到官方话语、地缘关系、主场外交的积极引导,但译名不够统一,接受范围较为有限。中外媒体报道关键词差异显示,大国博弈过程中,术语的政治理念、共赢发展、和平秩序等三方面内涵面临西方国家的对抗和消解,被曲解为霸权、利己、强权。外交术语的传播与接受需要从外宣口径、传播渠道和意义空间做出突破,以推动中国方案更好地融入国际话语体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美军数字化转型发展分析与启示
    张雪
    空天防御    2023, 6 (4): 12-16.  
    摘要1268)      PDF(pc) (639KB)(3213)    收藏
    数字化转型是军备转型的战略需求,也是军事理念变革的重要保证,更是智能化技术条件下打赢未来战争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持续保持战争优势,美军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冲击下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本文分析了美军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发展目标、意义和实施途径,并从标准规范建立、数据模型构建、人员数字化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我国军队数字化 转型的具体措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Fault Detection of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with Uncertain
    Time-Varying Delay and Quantization Error
    LI Bin (李 斌), WAN Yi-ming (万一鸣), YE Hao (叶 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英文版)    2011, 16 (5): 513-518.   DOI: 10.1007/s12204-011-1181-9
    摘要2013)      PDF(pc) (303KB)(3091)    收藏
    Abstract:  Problems related to fault detection of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NCSs) with both uncertain time-varying
    delay and quantization error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A novel
    model with the form of polytopic uncertainty is given to represent
    the influences of both the time-varying delay and the quantization
    error, and then the reference model based method is used to design
    the residual generator that is robust to both unknown
    network-induced delay and unknown inputs. A numerical example is
    also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merits of the presented method.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regarded as an extension of the
    authors' former work, which can only deal with time-varying delay.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无人机多模态融合的城市目标检测算法
    王建园, 陈小彤, 张越, 孙俊格, 石东浩, 陈金宝
    空天防御    2024, 7 (1): 32-39.  
    摘要900)      PDF(pc) (1812KB)(3070)    收藏
    城市低空运用小型无人机检测车辆等城市目标正逐渐成为主流手段。针对目前存在的实际场景中可见光探测易受光照影响、无法夜间工作和红外探测目标边缘模糊,导致单模检测网络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融合和深度学习网络的无人机多模态融合的城市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基于DUT-VTUAV可见光-红外配准数据集和TIF图像融合算法,构建多模态融合数据集;其次,对比了现有YOLO(You Only Look Once)检测系列网络的检测精度、速度及参数量等性能参数,选择出最适合无人机端移动部署的轻量化网络YOLO v5n;最后,综合运用图像融合算法和目标检测模型,形成多模态融合检测算法。在车辆数据集上进行的对比实验表明:相对单模检测,所提出的算法的检测精度得到有效提升,mAP高达99.6%,且该算法可在0.3 s内完成一组可见光-红外图像的融合检测,具有较高的实时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1.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江泽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摘要17654)      收藏
    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指出以互联网、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引发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新时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有力地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文章探讨了世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趋势,认为信息技术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产业集聚与融合趋势日益明显,知识产权和标准竞争不断加剧,泛在化网络环境正在形成.本文提出,中国应当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产业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和产业升级“助推器”的作用,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兼容、融合集成、军民互动、市场导向、跨越发展的方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道路.注重发展微电子、计算机、软件、关键元器件及其材料等核心基础产业,以及宽带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信息服务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完善信息技术产业政策体系,力争到2020年前后,把我国建设成为信息技术产业强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2. 基于门控循环注意力网络的配电网故障识别方法
    陈昊蓝, 靳冰莹, 刘亚东, 钱庆林, 王鹏, 陈艳霞, 于希娟, 严英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4, 58 (3): 295-303.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2.091
    摘要348)   HTML13)    PDF(pc) (2938KB)(3018)    收藏

    为了提高小样本条件下配电网故障辨识准确率,提出一种门控循环注意力网络模型.首先,通过注意力机制赋予故障相中关键周期较高权重,通过加权运算使得模型更加关注上述关键信息.其次,利用门控循环网络处理波形序列,该网络利用门控信号控制记忆传递过程,并借由记忆传递建立序列中不同阶段输入波形和故障类别概率间的关系,从而提升识别准确率.基于仿真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实验均表明:所提方法在小样本条件下的可靠性和准确率远优于同等条件下支持向量机、梯度提升决策树、卷积神经网络等常用分类模型,为配电网故障辨识技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3.

    紫外线辐射致皮肤老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陈珩, 王珏, 周栩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4, 20 (3): 382-.  
    摘要334)      PDF(pc) (992KB)(2988)    收藏
    长期日光暴露下的皮肤会出现功能受损甚至遗传物质改变,表现为水分丢失、弹性缺失、皱纹生长、黑色素沉
    着及干燥等老化特征。引起皮肤光老化的方式繁多且机制复杂,日光中的紫外线对皮肤老化的影响尤其明显,能作用
    于皮肤的紫外线分为UVA和UVB两种,主要通过氧化应激、损伤遗传物质、改变表皮微生物群落、破坏细胞器功能与结
    构、重塑细胞外基质(ECM)等5种机制作用于皮肤而导致光老化。本文对这5种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紫外线辐射所致
    皮肤老化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4. 语象叙事在口头传统中的应用——以蒙古史诗为例
    阿婧斯
    当代外语研究    2023, 23 (5): 185-192.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3.05.019
    摘要295)   HTML3)    PDF(pc) (1431KB)(2970)    收藏

    语象叙事(Ekphrasis)意为“对图像再现的语言再现”,传统关于语象叙事的研究集中在古典学和现代文艺理论领域,但笔者认为对语象叙事的研究需要回归到口头诗学的视域之中,在以蒙古史诗为代表的口头传统中重新理解语象叙事的本质。不同于文本阅读,口头活态的蒙古史诗演述更强调内容的生动直观,语言具有鲜明的图像化的特点,会繁复铺陈地描述如武器、服饰等具体器物。因为口头艺人在即时讲述的情况下需要通过语象叙事唤起听众的心理图像,把听众变成观众,强化听众的参与感,在线性的声音时序中构筑空间,为听众创造多元立体的接受体验。但同时语言和图像存在多层次的唤起和悖反关系,艺人的语言图像到听众的心理图像传输存在间隙,个体的心理图像与现实图像也可能存在不一致,同时语言图像会放大现实图像的缺席,而史诗的诗学张力就寄居在语象叙事这种语言和图像的辩证关系之中。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5. 面向增材制造的导弹结构优化设计综述
    柯林达, 张小龙, 崔哲, 顾铭峰, 赖彩芳, 刘勇
    空天防御    2023, 6 (2): 28-34.  
    摘要567)      PDF(pc) (1107KB)(2961)    收藏
    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断深入,创新导弹结构设计与增材制造技术的协同融合,必定是导弹研发领域发展突破的重要方向。从静力学设计、动态结构设计、耦合动力学3个方面,探讨了先进增材制造技术在导弹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导弹结构优化涉及动态特性、气动弹性、力热耦合等多个方面,增材制造凭借其独特优势,突破了传统的设计模式和加工瓶颈,进一步实现了航天武器装备结构的轻量化、体积小型化、功能集成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6. 退化系统的质量控制、状态维修与备件订购联合策略优化
    韩梦莹, 马书刚, 杨建华, 李伟, 马志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4, 58 (3): 361-370.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2.356
    摘要235)   HTML9)    PDF(pc) (5697KB)(2903)    收藏

    针对关键生产系统退化过程中出现3种状态的问题,提出基于延迟时间理论的质量控制、状态维修与备件订购联合策略.首先,考虑系统退化状态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设计了在系统退化初期检查系统状态,而在退化后期检查产品质量的两阶段检测策略.其次,根据状态检测信息、产品质量信息及故障信息选择应采取的维修活动,结合系统更新时备件所处的状态确定检测周期内各种可能的事件,构建有限时域内的平均费用率模型.然后,基于离散事件仿真和响应曲面法设计优化算法以快速近似求解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部分将所提联合策略与对比模型策略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提联合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7. 肝细胞癌外科治疗进展
    黄纪伟, 邱国腾, 曾勇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 27 (02): 113-118.   DOI: 10.16139/j.1007-9610.2022.02.005
    摘要364)   HTML3)    PDF(pc) (554KB)(2821)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8. 俄乌无人机攻防作战对反无装备发展的启示
    张要一, 李宁
    空天防御    2024, 7 (3): 34-39.  
    摘要800)      PDF(pc) (924KB)(2803)    收藏
    根据俄乌双方在冲突中采用无人机攻防作战的情况,研究未来应对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新型空中威胁的方法。通过梳理俄乌双方投入的无人机整体概况,总结双方运用各类无人机构建一体化侦察与进攻体系的方法;从应对无人机威胁角度出发,系统梳理双方投入的反无人机装备整体概况,总结双方运用各种软硬杀伤手段构建一体化反无人机体系的方法。基于战争实践经验,并结合美军等强敌对无人机、反无人机装备的发展情况,提出未来反无人机装备发展的若干启示与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9. 装备体系效能评估及支撑技术综述
    苏泓嘉, 罗宇成, 刘飞
    空天防御    2023, 6 (3): 29-38.  
    摘要948)      PDF(pc) (619KB)(2743)    收藏
    效能评估用于评价装备完成特定作战任务目标的能力,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武器装备论证中。本文在简要分析当前该领域的问题和挑战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基于多属性决策、复杂网络和机器学习算法3类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方法,并分析了上述方向的研究现状;在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支撑技术方面,总结了指标约简与优化方法的研究现状;最后,基于现有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装备体系效能评估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0. 电磁发射超高速制导炮弹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马晓平, 廖欣, 陈兵
    空天防御    2021, 4 (2): 87-92.  
    摘要790)      PDF(pc) (1615KB)(2713)    收藏
    针对末端防御领域出现的新型武器装备——电磁发射超高速制导炮弹,首先概述了电磁轨道炮的概念、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其次分析了基于电磁轨道炮发射的超高速制导炮弹的特点,综述了其国内外发展现状,并阐述了推动超高速制导炮弹系列化发展的关键技术,主要包含多模复合制导技术、电磁兼容技术、抗高过载发射技术;最后,根据对国内外超高速制导炮弹研究成果的分析,从产品全寿命周期管理和通用化发展模式出发得出了超高速制导炮弹体系化、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化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