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23卷, 第05期 刊出日期:2024-10-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封面和目录
    2024年第23卷第5期封面和目录
    2024 (05):  0-0. 
    摘要 ( 52 )   PDF(10047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论坛
    中国儿童糖尿病诊治进展
    裴舟, 罗飞宏
    2024 (05):  461-466.  DOI: 10.16150/j.1671-2870.2024.05.001
    摘要 ( 219 )   HTML ( 9 )   PDF(925KB) ( 245 )  

    全球0~19岁儿童青少年的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患病率约为1 211.9/1 000万,发病率为149.5/100万人年;中国0~19岁儿童青少年T1DM患病率约为56/100万,发病率为6.1/100万人年。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美国青少年T2DM的患病率从2001年的34/10万增至2009年的46/10万和2017年的67/10万。我国儿童T2DM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儿童T2DM患病率由1995年的4.1/10万上升至2010年的10.0/10万。中国儿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采用的是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标准。与儿童相关的糖尿病亚型包括T1DM、T2DM、混合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成人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三多一少),儿童T1DM患儿三多一少症状较明显,T2DM可较为隐匿。传统T1DM治疗主要采用胰岛素治疗,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胰岛功能减退的问题,阻止/延缓β细胞损伤,保护残存的胰岛功能,已成为T1DM治疗的新研究方向。除传统的胰岛素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外,免疫治疗、人工胰腺和干细胞移植等新的治疗甚至治愈糖尿病的技术已初步展现出令人振奋的临床效果,不仅为糖尿病的未来治疗提供了新方向,也有可能使糖尿病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指南解读
    2024年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诊疗标准》解读——糖尿病诊断和分型
    李延兵
    2024 (05):  467-473.  DOI: 10.16150/j.1671-2870.2024.05.002
    摘要 ( 245 )   HTML ( 3 )   PDF(932KB) ( 398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重大的卫生经济负担。糖尿病具有高度异质性,准确诊断和分型是实现糖尿病标准化精准治疗、改善患者临床结局的前提。近期,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发布了2024年《糖尿病诊疗标准》。糖尿病诊断和分型章节结合当前的最新进展,对非典型糖尿病的鉴别诊断、不同类型糖尿病的筛查、诊断和随访等流程均提出了推荐意见。本文对该指南这一部分内容进行了解读,以期为我国内分泌领域医务人员进行糖尿病诊断、分型和个体化诊疗实践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内外学术动态
    全球主要疾病负担及健康状况趋势分析——1990年至2021年全球疾病和伤害负担报告解读
    范伯男, 李岩
    2024 (05):  474-483.  DOI: 10.16150/j.1671-2870.2024.05.003
    摘要 ( 750 )   HTML ( 43 )   PDF(3009KB) ( 1729 )  

    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研究报告(以下简称GBD 2021)通过对100 983个数据源中371种疾病和伤害的负担进行了全面分析,估算了伤残损失年、寿命损失年、伤残调整生命年和健康期望寿命。1990年至2019年间,全球全因死亡率年变化率的范围为-0.9%~2.4%,而2020年和2021年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导致的死亡人数分别增加了10.8%和7.5%。2021年,COVID-19成为全球第二大死因,每10万人中有94.0例死亡,其他主要死因如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的死亡率分别为每10万人中有108.7例和87.4例。全球期望寿命从1990年的65.5岁增加到2019年的73.3岁,但在2021年因COVID-19影响下,又降至71.7岁,COVID-19使全球期望寿命减少了2.2年,显著影响了全球健康改善的长期趋势。2021年GBD数据显示,1990年至2021年间,中国的期望寿命显著增加,女性从69.9岁增加到80.7岁,男性从65.7岁增加到74.9岁。2021年,中国死亡人数顺位前10位分别为,脑卒中2 591 647人;缺血性心脏病1 956 859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 285 433人;气管、支气管和肺癌为814 364人;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为491 774人;胃癌为445 013人;高血压性心脏病为328 119人;食管癌为296 443人;结肠和直肠癌为275 129人;道路伤害为242 320人。且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烟草、高血压和饮食风险是中国主要的健康风险因素。通过对GBD 2021数据的系统整理和分析,我国应加强慢性病管理,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关注健康不平等问题,并推动基础研究和国际合作,以提升人民整体健康水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基于机器学习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信号识别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研究
    于津, 汪杰, 王虎军, 王丛笑, 李瑛琦, 方伯言, 王颖鹏
    2024 (05):  484-493.  DOI: 10.16150/j.1671-2870.2024.05.004
    摘要 ( 129 )   HTML ( 2 )   PDF(3121KB) ( 11 )  

    目的:探索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fNIRS)信号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对早期PD患者进行诊断的可行性。方法:研究连续纳入自2021年12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确诊的60例PD患者和60名健康对照者,使用22个通道(channel, CH)的ETG-4000型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仪采集受试者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值,使用一般线性模型计算每个通道激活程度β值。构建4种机器学习诊断模型,即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和逻辑回归模型。采用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对4种诊断学模型的效果进行评价。此外,使用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技术来提高最优模型的可解释性,计算每个通道的SHAP值,将不同通道SHAP值进行加权平均汇总后,结合脑区分布,得到不同脑区对于模型分类任务的贡献比例。结果:4种诊断模型的准确率范围为81%~90%,灵敏度为69%~89%,特异度为93%~1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0~0.98。其中,SVM模型表现最佳, ROC曲线下面积为0.96,准确率为90%,灵敏度为89%,特异度为93%。SHAP分析显示对于SVM模型贡献最大的4个通道为:CH08、CH05、CH01和CH13,其中右侧前额极皮层(frontopolar cortex,FPC)区域占比最大占总贡献36.5%。结论:基于fNIRS信号和SVM算法构建的模型在诊断早期PD患者中表现出诊断优势,其灵敏度(89%)和特异度(93%)均优于大多数现有方法。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右侧前额极皮层区域和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区域的fNIRS信号特征,以进一步提高诊断模型的效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65例血液病患者感染毛霉菌病的胸部CT表现及诊治分析
    李英, 蒋晗, 王晓雪, 魏浩楠
    2024 (05):  494-499.  DOI: 10.16150/j.1671-2870.2024.05.005
    摘要 ( 126 )   HTML ( 5 )   PDF(1627KB) ( 22 )  

    目的:分析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临床诊治特点,供临床参考。方法:纳入2018年10月至2023年12月我院经临床综合诊断为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的连续病例6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CT检查,其中14例行头颅MRI检查。8例接受肺组织活检,57例行血、肺泡灌洗液或组织宏基因二代测序,分析其CT表现及总结诊断过程。结果:肺毛霉菌占我院同期确诊真菌感染的5.30%(65/1233例)。本组58例为肺毛霉菌病,7例为累及多器官的播散性毛霉菌病。肺毛霉菌病患者CT表现为单发肺内斑片状实变(23/65)、混合型(11/65)、多发结节(28/65)或弥漫渗出(3/65),伴有反晕征29例、晕征25例、胸腔积液20例、结节数目大于10个者11例,2例患者CT增强检查显示血管截断征。播散性毛霉菌病患者表现为肺内多发结节7例,同时伴脑内单发或多发结节6例、脑内弥漫性梗死灶1例、脾内和肾内结节2例。首次胸部CT到临床确诊平均时间(4.3±1.8)d,CT怀疑真菌感染后进行,血或组织、肺泡二代测序检查,经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治疗后好转58例,手术切除肺组织2例,家属放弃治疗失访2例,死亡3例。结论:肺毛霉菌约占血液病住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5%;肺部CT影像主要表现为单发大片突出和多发结节。近45%患者CT影像出现反晕征,38.5%的患者晕征,可为诊断提供提示性参考,二代测序在临床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ER2低表达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研究
    阮淼, 笪倩, 许海敏, 董磊, 费晓春
    2024 (05):  500-508.  DOI: 10.16150/j.1671-2870.2024.05.006
    摘要 ( 153 )   HTML ( 6 )   PDF(4019KB) ( 30 )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并分析影响HER2免疫组化判读一致性的主要因素。方法:收集本中心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诊治的连续性浸润性乳腺癌病例共237例,由2名乳腺专科病理医师对所有既往病例的HER2免疫组化判读结果分别复核。将HER2结果分为HER2阴性组、低表达组以及阳性组,比较HER2低表达乳腺癌与其他2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结果:2名医师的判读结果与既往结果的完全一致率为78.9%(187/237),判读不一致的病例中近半数(占48.0%),是由临界表达及肿瘤异质性所致。与HER2阴性(n=49)和阳性(n=75)组相比,HER2低表达(n=113)乳腺癌患者组织学级别以2级为主(P值分别为0.045和<0.001),ER和PR阳性比例显著高(分别为84.1%和77.9%,P值均≤0.001),分子分型以Luminal B型和Luminal A型为主(分别占54.0%和30.1%)。但当调整ER状态后,HER2低表达和阴性组之间所有的临床病理参数均没有统计学差异,包括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及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脉管侵犯、Ki-67指数及分子分型。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不论是否校正ER状态,HER2低表达组和阴性组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 D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HER2阴性乳腺癌相比,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主要是由激素受体状态导致,两者短期预后无差异;临界表达及肿瘤异质性是影响HER2判读一致性的主要因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91种炎症蛋白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风险相关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安慧慧, 吴涛, 刘文慧, 田思锐
    2024 (05):  509-516.  DOI: 10.16150/j.1671-2870.2024.05.007
    摘要 ( 159 )   HTML ( 8 )   PDF(1370KB) ( 16 )  

    目的:分析循环炎症蛋白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发生风险间的相关性。方法:从FinnGen联盟获取AML数据,以91种循环炎症蛋白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数据作为暴露因素,使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分析评估91种循环炎症蛋白对AML发生风险的影响。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作为主要分析方法,用MR-Egger和加权中位数(Weighted Median,WM)方法进一步强化结果。此外,用敏感性分析评估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91种循环炎症蛋白中有8种与AML的发生有因果关联(P<0.05)。其中,神经鞘胚素(artemin,ARTN)(OR=0.458 3,95%CI为0.219 0~0.959 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2受体β(OR=0.2347,95%CI为0.094 1~0.585 3)、沉默蛋白2(sirtuin-2,SIRT2)(OR=0.310 4,95%CI为0.138 0~0.698 2)、信号转导接头分子结合蛋白(signal-transducing adaptor mo-lecule binding protein,STAMPB) (OR=0.289 0,95%CI为0.104 9~0.796 1)水平升高与AML发生风险降低相关;而CD6(OR=3.269 3,95%CI为1.285 3~8.315 9)、趋化因子配体5(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5,CXCL5)(OR=1.694 6,95%CI为1.013 4~2.833 6)、IL-15受体α (OR=1.572 9,95%CI为1.050 0~2.344 8)、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10(OR=1.882 0,95%CI为1.061 4~3.337 1)水平升高与AML发生风险升高相关。使用Cochran’s Q检验(P>0.05)和MR-Egger回归检验(P>0.05)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炎症蛋白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之间没有异质性和多效性。结论:基于MR研究提示,循环炎症蛋白ARTN、IL-2RB、SIRT2和STAMPB水平与AML发生风险呈负相关,CD6、CXCL5、IL-15RA和MMP-10水平与AML发生风险呈正相关,为今后AML的病理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18F-FDG PET/MRI)在诊断胰腺癌术后复发中的价值
    冯国伟, 黄新韵, 孟宏平, 江旭峰, 陈克敏, 林晓珠
    2024 (05):  517-523.  DOI: 10.16150/j.1671-2870.2024.05.008
    摘要 ( 119 )   HTML ( 4 )   PDF(4414KB) ( 52 )  

    目的:评估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18F-FDG PET/MRI)在胰腺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4月至2023年12月期间86例胰腺癌切除术后的患者,在2024年8月至9月行18F-FDG PET/MRI检查。回顾性分析18F-FDG PET/MRI检测胰腺癌术后复发的效能,比较PET/MRI和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在诊断复发的效能。结果:经随访证实,86例患者中有67.4%(58/86)发生了肿瘤复发。复发组的原发肿瘤直径大于未复发组[(3.4±1.3)cm比(2.7±1.2)cm]。复发的患者中,87.9%(51/58)为系统性复发,最常见的是肝脏转移和腹膜转移。PET/MRI检查结果改变了30.2%(26/86)患者的治疗方案。86例中,有79例患者同时检查了PET/MRI和血清CA19-9,在诊断胰腺癌术后复发中,PET/MRI显示出比血清CA19-9更高的诊断效能(AUC:0.847对0.719)。PET/MRI检出9/12例血清CA19-9正常的胰腺癌复发,排除了5/8例血清CA19-9升高的未复发患者。结论:PET/MRI在胰腺癌术后复发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其不仅能诊断是否复发,还能提供肿瘤复发的具体部位,对于血清CA19-9正常的患者,PET/MRI检查更有意义,为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全面的信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中心7例获得性血友病A的回顾性临床研究
    钱玲玲, 裴孝平, 孙爱红, 何斌, 孙梅
    2024 (05):  524-530.  DOI: 10.16150/j.1671-2870.2024.05.009
    摘要 ( 118 )   HTML ( 3 )   PDF(900KB) ( 14 )  

    目的:探讨获得性血友病A(Acquired hemophilia A,AHA)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提高临床对AHA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诊断的7例AHA患者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以“Acquired hemophilia A”及“获得性血友病A”在PubMed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从一般资料、病因、诊断时间、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例AHA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为44.1岁(26~68岁),1例继发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1例继发于妊娠,1例为消化道手术后发病,1例继发于干燥综合征。皮肤瘀斑是AHA患者最主要临床表现(7/7),且均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升高、凝血因子Ⅷ(factor Ⅷ, FⅧ)活性(FⅧ:C)降低、FⅧ抗体(FⅧ:Ab)升高。有6例患者接受止血治疗,所有患者接受清除抗体治疗。本组中位随访391 d(28~777 d),除1例患者失访,4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 CR),达到CR的中位时间为40 d(27~48 d),1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 PR),均未出现复发。1例患者治疗无效(no response, NR),在随访期间无新发临床出血表现。文献检索到1252例,AHA男女均可发病,男女比例为1.18:1,男女中位年龄分别为65.6岁、55.8岁。56.8% AHA患者为特发型,11.4%与肿瘤、11.1%与自身免疫性疾病、6.7%与妊娠等相关。55%患者接受旁路途径药物是止血治疗,清除抗体治疗多采用以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及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方案。结论:AHA可继发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妊娠等,患者多有皮肤淤斑;旁路途径止血、免疫抑制治疗清除抗体,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合并蛋白尿的Ⅰ-Ⅱ期慢性肾脏病儿童动态血压变化的临床研究
    沈小钰, 沙莎, 殷蕾, 周纬, 茅幼英, 汪张娟, 孙燕, 吴燕
    2024 (05):  531-536.  DOI: 10.16150/j.1671-2870.2024.05.010
    摘要 ( 113 )   HTML ( 1 )   PDF(960KB) ( 6 )  

    目的:探讨合并蛋白尿的Ⅰ-Ⅱ期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儿童高血压发生率及动态血压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间收治的150例合并蛋白尿的Ⅰ-Ⅱ期CKD连续儿童病例的24 h动态血压报告,分析高血压发生率和不同肾脏疾病间的血压节律。根据患儿的血压情况,将其分为动态高血压组和动态血压正常组,比较2组间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CKD分期、蛋白尿和激素情况。结果:患儿的白大衣高血压发生率为2.67%,隐匿性高血压发生率为12.00%,动态高血压发生率为14.00%,诊室高血压发生率为7.33%。118例(78.67%)合并蛋白尿的Ⅰ-Ⅱ期CKD患儿的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存在异常,但在不同肾脏疾病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大量蛋白尿组与非大量蛋白尿组间的诊室高血压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血压昼夜节律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动态高血压组与动态血压正常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CKD分期、激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动态高血压组的大量蛋白尿发生率高于动态血压正常组[13/21(61.9%)比30/129(23.2%),P<0.001]。结论:近80.00%的合并蛋白尿的Ⅰ-Ⅱ期CKD患儿的血压昼夜节律发生改变,以非杓型和反杓型为主,与肾病种类及蛋白尿程度无关;动态高血压与蛋白尿程度相关,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降压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胃肠道平滑肌肉瘤临床病理分析3例报告
    王玉蓉, 汪元元, 翁海燕
    2024 (05):  537-541.  DOI: 10.16150/j.1671-2870.2024.05.011
    摘要 ( 116 )   HTML ( 6 )   PDF(2699KB) ( 15 )  

    本文报告3例罕见的原发于胃肠道的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LMS)病例。3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为58~68岁;肿瘤原发于胃2例,小肠1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均侵犯固有肌层,2例表面黏膜有溃疡;肿瘤细胞呈梭形,可见束状、交织状排列,细胞质丰富、嗜酸,细胞核呈中-高度异型,核分裂象易见(50~100个/50 HPF)。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3例Desmin阳性,2例SMA、Caldesmon阳性,3例均为CD117、Dog-1、CD34阴性,Ki-67增殖指数30%~80%。3例患者随访了11~53个月,其中2例患者无瘤生存,1例患者于手术后30个月发生肿瘤胰腺转移,随访至今53个月,仍生存。LMS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肉瘤,原发于胃肠道的LMS极为罕见。该病确诊依据是术后病理检查,LMS肿瘤细胞呈梭形,细胞质嗜酸,细胞核异型明显,表达平滑肌细胞标志物,需与胃肠道间质瘤及其他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LMS以手术治疗为主,患者的预后较差,故正确诊断该病至关重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床旁肺部超声及改良方案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肺部病变诊断及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徐鹏宇, 迟骋, 张晓霞
    2024 (05):  542-549.  DOI: 10.16150/j.1671-2870.2024.05.012
    摘要 ( 122 )   HTML ( 5 )   PDF(1328KB) ( 8 )  

    肺部超声(lung ultrasound,LUS)检查因无辐射、低成本、实时成像、床旁可操作且无转运风险,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诊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LUS使用B型和M型模式评估肺部病变,使用LUS评分量化“B线”和评估病变程度,提供了一个系统且客观的病变评价体系。自2008年以来,法国重症医学家Lichtenstein等提出的急诊床旁LUS检查(bedside lung ultrasonography in emergency, BLUE)方案及其后续改良的BLUE(bedside lung ultrasonography in emergency-plus, BLUE-plus)方案在评估急性呼吸衰竭中取得了显著成果。BLUE方案通过不同的超声表现类型区分呼吸困难病因,诊断心源性肺水肿的灵敏度为97%,特异度为95%;诊断肺炎的灵敏度为89%,特异度为94%。BLUE-plus方案增加了后背区域扫描,将诊断肺不张和肺实变的灵敏度提升至95.71%,特异度为87.50%。凭借LUS检查中的“胸膜滑动征”和“B线”等指标,诊断肺水肿的灵敏度可达96%,远超胸部X线(chest X-ray, CXR)检查65%的灵敏度,还可区分心源性与非心源性肺水肿。LUS检查诊断胸腔积液的灵敏度达92%,并能估算积液量。对于肺实变,LUS检查表现出80%~90%的灵敏度和70%~90%的特异度,显著优于CXR的灵敏度(53%)和特异度(78%)。对于气胸,LUS检查的诊断特异度接近100%,且能进行半定量分析。LUS在重症患者的治疗监测中展现出广泛的应用价值。在机械通气患者的肺通气变化评估中,LUS能通过检测“A线”到“B线”再到“组织样征”的转变来评估肺复张情况,且LUS评分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结果高度相关(Rho=0.85,P<0.01)。重症患者的容量管理中,可使用LUS检测“B线”来评估液体超负荷情况,与超声心动图联合使用时,可帮助判断患者是否具有容量反应性。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LUS不仅有助于诊断,还能评估病情的严重度及疗效。LUS的应用目前仍面临操作者技术的挑战,且存在一定局限性,包括操作者经验的依赖、肺部深度探测的限制、肥胖或胸部术后患者的LUS图像质量较差等问题。未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有望进一步提升LUS的诊断准确率和效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诱导血小板在临床常见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高泉澄, 黄慧
    2024 (05):  550-556.  DOI: 10.16150/j.1671-2870.2024.05.013
    摘要 ( 164 )   HTML ( 12 )   PDF(884KB) ( 12 )  

    血小板不仅参与了人体正常的止凝血过程,其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也关系密切。血小板中含有丰富的RNA,其可将RNA翻译成蛋白质来发挥多种功能。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血小板RNA的表达谱,这种因肿瘤影响而改变了RNA表达谱的血小板,被称为肿瘤诱导的血小板(tumor-educated platelets, TEP)。TEP在肿瘤诊断中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以下两大方向。一是对TEP RNA进行转录组测序,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合深度机器学习,开发新型算法、构建诊断模型,从而区分癌与非癌;二是聚焦TEP的某些mRNA、microRNA、snRNA、snoRNA、lncRNA的表达水平,与非癌组对照比较,评估其诊断效能。目前,TEP在肺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等临床常见肿瘤的诊断中表现出极高的价值。依据TEP mRNA谱改变,采用生物信息分析,诊断肺癌的准确率88%~91%;以血小板ITGA2B的mRNA表达升高诊断肺癌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22,临界值为0.001 759。肝癌患者TEPmiRNA-122升高,当最佳截断值为4.46时,其诊断肝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达100.0%和93.3%,miRNA-21也有不俗表现;血小板RNA谱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TEP mRNA表达谱用于区分乳腺癌患者与非癌症患者的AUC为0.72,灵敏度为91%;由102个血小板RNA组成的卵巢癌诊断模型TEPOC用于诊断卵巢癌时的AUC为0.93,高于CA125;TEP mRNA表达谱用于区分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与其他肿瘤脑转移、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及健康个体的AUC分别为0.84、0.94、0.97。血小板的数量优势、易于分离及极高的诊断效能,有望使其成为理想的肿瘤液体活检标志物,走向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教育
    翻转课堂联合案例式教学法在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支楠, 姚小英, 郦忆, 潘元美, 曹雯炜, 王刚
    2024 (05):  557-560.  DOI: 10.16150/j.1671-2870.2024.05.014
    摘要 ( 151 )   HTML ( 3 )   PDF(935KB) ( 8 )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联合案例式教学(case based learning,CBL)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提高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级交通大学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生为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联合CBL教学;以同院系2020级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分别从课程考核成绩、教师观察及学生反馈3个层面,比较2组的综合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在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考核中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教师观察试验组在课程中的整体表现、医患沟通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的学生反馈满意度也更高(P<0.05)。结论:翻转课堂联合CBL的教学方式在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教学中,较传统讲课模式有显著的优势,采用该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讯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024 (05):  483-483. 
    摘要 ( 50 )   PDF(645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024 (05):  493-493. 
    摘要 ( 40 )   PDF(639KB) ( 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2024 (05):  516-516. 
    摘要 ( 48 )   PDF(644KB) ( 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投稿声明
    2024 (05):  530-530. 
    摘要 ( 45 )   PDF(643KB) ( 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