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16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16-03-28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特稿
    人文学科的挑战与机遇——访哈佛大学英文系主任詹姆斯·辛普森教授
    罗媛
    2016 (02):  1-4.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1091
    摘要 ( 467 )   PDF(1125KB) ( 44 )  
    近年来,人文学科的衰退是海内外学界一直探讨的热门话题。哈佛大学同样面临着人文学科发展的困境。哈佛大学英文系主任詹姆斯·辛普森(James Simpson)教授在2012~2013年间参与起草了《描绘未来:哈佛学院人文学科教学的图景》这一重要文件,以此应对哈佛大学在人文学科方面的衰退局势,并自2012年起在英文系实施教学改革。笔者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哈佛英文系访学期间就“哈佛大学人文学科的发展近况——以英文系为例”这一话题专访了辛普森教授。访谈中,辛普森教授指出哈佛大学既直面人文学科所面临的不利因素,同时又把挑战视为发展的契机。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人文学科,哈佛大学在本科阶段倡导宽广的人文教育,在课程设置中彰显文学与当代经验的相关性,同时也倡导具有悠久历时性的人文教学法,鼓励开设探究经典文本的相关课程。英文系的重要举措就是改革课程设置,将重大主题和经典作品研究与小班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成立于19世纪末的哈佛英文系一贯重视文学史的学习,在文学教学和研究中一直倡导跨学科路径。辛普森教授还就中国的英语教学提出了宝贵建议,指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至关重要,但这往往囿于政治方面的阻力,而文学作品却可以超越政治,促成人们对异域文化形成更丰富、更深刻的认知。因此,他希望中国在英语教学中大力倡导文学教学,以此促进文化交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言学
    生命度与事件结构对动词反致使化的语义制约
    赵立霞, 刘振前
    2016 (02):  5-10.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6.02.001
    摘要 ( 291 )   PDF(2267KB) ( 61 )  
    生命度和事件结构都是动词反致使化的核心语义元素。事件结构影响动词表达的事件类型;词汇语义表征为包含外部致使子事件和状态改变子事件的复合事件结构,是动词反致使化的语义标准之一。生命度影响动词论元的语义角色:首先,动词的主语论元应不受生命度的限制,既可以指具有高度施事性的人或有生动物,也可以指无施事性的自然力等无生事物;其次,动词的客体论元应表示无生命事物,语料库检索结果显示此处的无生物不仅仅指具体有形的物质实体,也包括抽象事物。修饰语在反致使句式中的分布也可以证实论元语义角色的生命度限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赫尔德名作《论当代德意志文学之断片集》的语言观
    庞文薇
    2016 (02):  11-16.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6.02.002
    摘要 ( 426 )   PDF(2478KB) ( 93 )  
    《论当代德意志文学之断片集》 (1766~1768)是德国著名思想家赫尔德发表的首部大型作品集,其内容和写作风格清晰呈现了赫尔德的基本语言观。赫尔德认为语言与思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指出了语言的界限,此乃传统欧陆语言哲学之命题。他比较了多种语言,分析了语言的历史发展,这些思想促进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他又提出了日常语言的重要性,可谓现代英美分析哲学的先驱。而赫尔德的“美文”式写作风格则对狂飙突进和浪漫主义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语教育中新人文精神培养的路径:澳洲原住民“梦幻”世界观
    冷慧, 林桐
    2016 (02):  17-20.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6.02.003
    摘要 ( 306 )   PDF(1624KB) ( 82 )  
    新人文精神的主旨是倡导生态意识,接受文明的多样性,尊重人的多元价值。澳洲原住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拥有四万年未间断的文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塑造了他们特有的“梦幻”世界观和生活方式。然而我国高校中绝大多数学生对澳洲原住民人类文明活化石一般的精神文明了解甚少,常常以一维的价值取向对澳洲原住民做出简单的判断,缺少新人文精神所倡导的尊重他者、尊重差别、提倡多元文化互补的理念。本文以解读澳洲原住民“梦幻”世界观为路径,在高校外语研究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多渠道搜集关于澳洲原住民的文献,拓宽学生视野,培育学生对异质思维的理解、接纳和包容,并辅以澳洲原住民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挖掘文本思想内涵、感知文学效果、体验审美情感过程中,打破定型化效应,寻求澳洲原住民思维方式中对现代物质主义社会的启迪与补充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美硕士学位论文的言据性研究
    王淑雯
    2016 (02):  21-27.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6.02.004
    摘要 ( 282 )   PDF(2336KB) ( 180 )  
    言据性指作者利用语言编码传达所述命题信息的来源及其对信息可靠程度的态度。本研究以言据性为基础,对90篇中美实证类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语料库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了两国学位论文中据素的使用特点以及语言呈现方式的特点。结果发现:(1)两国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均使用到感官据素、信念据素、报道据素和推断据素,在据素类型的分布上具有一致性和不均衡性;(2)研究方法会影响感官据素和推断据素的使用;(3)中国硕士生显著多用感官据素,少用推断据素和报道据素,表现出“读者负责型”汉语语篇模式;(4)两国硕士生的语言呈现方式存在使用频率和多样性的差异,且中国学生在使用质量上出现中介语特征。该研究结果对我国语言学硕士培养和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将大学英语课程定位于专门用途英语的几点质疑
    赵亮
    2016 (02):  28-32.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6.02.005
    摘要 ( 252 )   PDF(1802KB) ( 53 )  
    针对近年来某学者关于高校大学英语必须定位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主张,本文选取该学者发表在《光明日报》和《中国外语》上的两篇论文,质疑其中的主要观点及其论据,并阐述下述观点:(1)高等教育不等同于大学本科教育;(2)某些精英大学及其学生的情况不能代表我国大学和大学生的整体情况;(3)学术英语需要中级以上的通用英语能力为基础;(4)通用学术英语能力具有层次性;(5)通用英语课程在大学本科教育的多个层面发挥重要作用;(6)培养学术英语素养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唯一目标。希望通过争鸣,澄清大学英语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语习得视阈下会话自我修补研究
    姚剑鹏
    2016 (02):  33-37.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6.02.006
    摘要 ( 272 )   PDF(1881KB) ( 90 )  
    本文回顾了国外对学习者二语习得过程中会话自我修补的研究,首先分修补启动、分类、策略、影响因素、认知特征和有效性等方面梳理和评价了相关研究,然后讨论了研究所依托的主要方法即课堂语料、实验和对比研究,最后总结了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国内英语教学和开展类似研究的启发作用,并指出未来研究应注重结合语用学、社会语言学以及计算语言学等理论进行多视角研究,加强实证研究以验证修补与输入与输出、注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建立较大型的二语课堂语料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堂情境中的二语动机微观研究:动态系统论视角
    徐智鑫, 冯新华
    2016 (02):  38-43.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6.02.007
    摘要 ( 302 )   PDF(2404KB) ( 125 )  
    本文依托动态系统论,运用转数计式动机测评表、课堂观察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对四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二语课堂动机进行动态的微观检验。研究验证了二语动机具有的动态系统特征。结果表明:(1)整体平均的线性实验结果不能准确反应个体学习者动机的微观变化,在二语动机的动态发展过程中,个体差异不应被视为“背景噪音”;(2)二语课堂存在对动机的“吸力因素”,尤其是“目标倾向”作为“高阶吸引子”的作用;(3)二语动机存在“蝴蝶效应”,对于相同的教学活动,不同的二语学习者会表现出个体差异性;(4)课堂情境是二语动机整个复杂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习者的自组织能力与情境的各个方面相互作用,从而对二语动机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聚类分析的英语学习者动机类型研究
    薛芬
    2016 (02):  44-51.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6.02.008
    摘要 ( 254 )   PDF(3003KB) ( 102 )  
    本研究在Dörnyei的二语自我系统和Higgins的调节聚焦理论框架内,以426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聚类分析探讨了五种类型学习者的理想自我、应该自我以及二语学习经验是如何动态地构建了其二语自我系统,学习者的动机调节聚焦分类则进一步揭示了调节取向与动机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聚类分析方法将研究视角从变量转向学习者“全人”,有助于呈现二语自我系统的动态性;五类学习者在动机因素和动机结果方面有不同的组合特征,主要是理想自我及其相关动机因素与强动机低焦虑相关,而应该自我及其相关动机因素与弱动机高焦虑相关;理想自我对促进取向者的作用远大于预防取向者,而应该自我仅对预防取向者有作用,对促进取向者不起作用。总之,不同调节取向的学习者通过不同的动机路径,调动了自身潜在的不同动机因素,进而导致了不同的动机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线数据库在二语心理词汇联系模式研究中的应用
    李小撒, 柯平
    2016 (02):  52-57.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6.02.009
    摘要 ( 227 )   PDF(2216KB) ( 50 )  
    词汇联想测试是心理词汇组织方式研究的重要手段。学界对二语心理词汇的性质看法存在较大分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研究者对词汇联想试验的反应词进行分类时主要依靠自己的主观判断。作者提出,研究者可以借助在线数据库,如WordNet和BNC,辅助心理词汇研究。本文还具体探讨了如何使用这些在线工具来实现对反应词的客观归类,使词汇联想研究的结果尽可能不受研究者个人偏见的干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学生对英语心理使役动词的习得研究
    周岸勤
    2016 (02):  58-62.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6.02.010
    摘要 ( 228 )   PDF(1681KB) ( 61 )  
    本研究通过句子组合任务考察了三个水平组的中国学习者对英语心理使役动词的习得情况。结果表明,被试能够克服母语迁移而使用心理使役动词后接感事(V+E)的英语结构,而且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对这种结构的使用率显著高于低水平英语学习者;另外,高水平被试在缀化心理使役动词上V+E结构的使用率高于低水平被试,而在原形和转化心理使役动词上没有这种差异;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学习者对英语心理使役动词的使用,而语义和词频不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英语教师后续课程资源开发现状研究
    张艳
    2016 (02):  63-68.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6.02.011
    摘要 ( 196 )   PDF(2379KB) ( 67 )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大学英语教师在后续课程环境下的课程资源开发现状。研究结果发现,在认知上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对后续课程资源开发的内涵与作用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对课程资源开发比较重视;在行动上教师们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开发资源;但是,同时,教师们在资源开发实践中缺乏学生的参与,尚未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们未能积极寻求支持与帮助,因而对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有较高的期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译研究
    我国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现状:回顾与展望——一项基于15种语言学核心期刊(2005~2014)的调查研究
    冯绍锋, 冯志伟
    2016 (02):  69-74.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6.02.012
    摘要 ( 396 )   PDF(2352KB) ( 210 )  
    基于对我国15种语言学核心期刊中(2005~2014)有关语料库翻译学论文的调查研究,本文考察了我国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语料库翻译学在这十年间的发展虽几经波折,但总体呈向上蓬勃发展趋势;第二,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以实证性研究为主,非实证性研究为辅;第三,语料库翻译学的实证性研究分为以下九大类别:词汇、句法、语义、语篇、翻译共性、翻译策略、教学与测试、译本、译者。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存在如下三点缺陷:第一,研究领域缺乏广度和深度;第二,定量研究较为简单;第三,语料库驱动的译学研究尚未展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本之外的操控——《新小说》杂志中翻译小说副文本研究
    陈向红
    2016 (02):  75-79.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6.02.013
    摘要 ( 308 )   PDF(2097KB) ( 49 )  
    副文本在激发阅读兴趣和“正确”解读文本方面具有鲜明的指向功能,本文以晚清时期《新小说》杂志所刊翻译小说的副文本为个案详加梳理,发现主要存在译者序跋、译者注释和评点者的评点等三种形式。总体看来,《新小说》的副文本充当了开启民智、改良社会的工具,艺术功能被弱化。作为文本之外的操控手段,副文本成为文本的延伸和补充,在很大程度上操纵着文本的表达、引导着读者的阅读,从而达到“小说界革命”倡导的新民新国的目的。“小说界革命”的政治功利性在《新小说》副文本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译、改编与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鲁滨逊漂流记》的个案考察
    周红民
    2016 (02):  80-84.  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16.02.014
    摘要 ( 360 )   PDF(2145KB) ( 48 )  
    在译学研究中,“改编”与“翻译”的界限一直十分模糊,如果将“翻译”与“改编”搁置在文学经典的传播空间加以考察,改编完全可以游离于翻译行为之外,作用于文学经典的传播。翻译将外国经典引入一种文化,然而它远远没有宣布一部经典的终结。翻译行为一旦完成,它就开始构建自己的体系,广义地说,这一体系由重译者、改写者、作家、批评家、教师、书商、图书馆和读者共同完成。据此,以《鲁滨逊漂流记》为考察对象,厘清翻译与改写的关系,理性地认识翻译在经典传播中的尺度,改写在外国经典传播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书评
    《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导论》(第四版)述评
    董晓明, 林正军
    2016 (02):  88-90. 
    摘要 ( 282 )   PDF(1236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文
    第一届当代外语研究“二语习得行为及认知研究:方法、实验和思想”研讨会
    2016 (02):  91-92.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1090
    摘要 ( 245 )  
    从行为及认知来研究二语习得的规律,有利于深入认识二语习得过程,揭露二语在学习者大脑的贮存、提取和使用的规律。相关研究结论将推动该研究领域理论的进展,丰富其内涵,也为二语教学和学习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操作建议。因此,二语习得行为及认知研究在整个二语研究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当前国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首届当代外语研究科研方法高端论坛圆满闭幕
    2016 (02):  95.  DOI: 10.3969/j.issn.1674-8921.a1096
    摘要 ( 217 )  
    2016年4月8日,正值上海交通大学百廿校庆之日,《当代外语研究》编辑部特邀全国部分外语期刊主编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上海,共商当代外语研究科研方法之道。本次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彭青龙教授主持。论坛围绕着语言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