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语研究 ›› 2024, Vol. 24 ›› Issue (3): 66-73.doi: 10.3969/j.issn.1674-8921.2024.03.007
出版日期:
2024-06-28
发布日期:
2024-07-01
通讯作者:
* 徐艳利,博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电子邮箱:xuyanli99@163.com
作者简介:
杨锦瑜,嘉兴南湖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英语教学。电子邮箱:yangjinyu@jxnhu.edu.cn;
基金资助:
Online:
2024-06-28
Published:
2024-07-01
摘要: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是翻译过程中的“金手指”,需要秉持“真、善、美”的原则,实现知识的传播化生,推进文化交流与发展,实现“中和”之美。余光中的中和翻译观及其翻译实践体现了中华文化思想之于翻译研究的重要性及意义。
中图分类号:
杨锦瑜, 徐艳利. 余光中的中和翻译观——以《理想丈夫》翻译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24, 24(3): 66-73.
YANG Jinyu, XU Yanli. Balance Harmony as Translation Methodology of Translation in Yu Guangzhong: A Case Study of His Translation of An Ideal Husband[J]. Contemporary Foreign Languages Studies, 2024, 24(3): 66-73.
[1] | Wilde, O. 2005. An Ideal Husband[M]. San Diego: ICON Group International, Inc. |
[2] | 王尔德. 2017. 王尔德喜剧:对话·悬念·节奏(余光中译)[M]. 南京: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3] | 徐学. 2016. 余光中传[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
[4] | 许钧. 2019. 谈译论学录[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
[5] | 许钧. 2020. 关于翻译的新思考[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
[6] | 杨枫、 李思伊. 2024. 真善美:作为方法论的中和翻译[J]. 中国翻译(1): 9-15. |
[7] | 杨枫. 2023. 知识翻译学论纲[J]. 当代外语研究(4): 1-2. |
[8] | 余光中. 2011. 凡我在处,就是中国:余光中对话集[M]. 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 |
[9] | 余光中. 2014. 翻译乃大道[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1] | 肖华锋, 黄钰钦. 知识翻译学视域下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J]. 当代外语研究, 2024, 24(3): 19-28. |
[2] | 杨涛, 梁真惠. 知识翻译学视域下的中国传播学翻译史:反思与展望[J]. 当代外语研究, 2024, 24(3): 29-42. |
[3] | 李正栓, 苗爽. 藏族格言诗的中和翻译实践[J]. 当代外语研究, 2024, 24(3): 54-65. |
[4] | 陈婕. 中和翻译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阐释[J]. 当代外语研究, 2024, 24(3): 74-82. |
[5] | 胡波. 瞿同祖自译《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的知识建构——知识翻译学的视角[J]. 当代外语研究, 2024, 24(2): 35-44. |
[6] | 姜筠. 吴宓及《学衡》对西方汉学的翻译:知识翻译学视角[J]. 当代外语研究, 2024, 24(1): 40-48. |
[7] | 田华, 刘迎春. 《图像中国建筑史》“斗栱”系列术语英译知识再生产阐释[J]. 当代外语研究, 2024, 24(1): 49-58. |
[8] | 马明蓉. “位育”观:知识翻译学考释[J]. 当代外语研究, 2024, 24(1): 59-68. |
[9] | 王晶. 翻译与学科发展理论模型——基于知识翻译学的中国学科翻译史研究框架[J]. 当代外语研究, 2023, 23(6): 20-29. |
[10] | 周福娟. 汪榕培典籍英译的知识翻译学阐释[J]. 当代外语研究, 2023, 23(6): 39-45. |
[11] | 徐玉凤. 知识翻译学视域下《齐民要术》的数字英译[J]. 当代外语研究, 2023, 23(6): 46-53. |
[12] | 李亚峰, 高圣兵. 应用翻译研究:基于翻译群体的知识再生产考察[J]. 当代外语研究, 2023, 23(6): 30-38. |
[13] | 王寅. 知识翻译学之体认解读(上)[J]. 当代外语研究, 2023, 23(5): 16-22. |
[14] | 张保国. 知识翻译学的要素关系与跨国史路径[J]. 当代外语研究, 2023, 23(5): 23-32. |
[15] | 卢冬丽, 李慧慧. 翻译学知识的话语复现与重构——以《翻译论》的学术日译为例[J]. 当代外语研究, 2023, 23(5): 33-42.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